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论古龙武侠小说的现代理念与创作实践

发布时间:2020-04-14 21:53
【摘要】:古龙是港台新派武侠小说的一代宗师,同时也是一位高产作家,他一生创作了七十余部武侠小说,共计一千多万字,不得不让人惊异于他强大的创作力。他受到了国外侦探、推理小说技法的影响,结合传统武侠小说的“古典性”基底,开创了特色的武侠推理小说,并在叙事、语言、情节建构等方面确立了自己独有的风格,为武侠小说的现代转化打开了新局面。本文主要从内容、技法两大方面系统分析古龙武侠小说,结合他从传统武侠小说中吸取保留的优秀成分以及对于西方文学理念的有效融合来梳理其武侠小说所呈现的现代理念。本论文分为五个章节。论文第一章主要从武侠小说现代理念的生成出发,对20世纪武侠小说现代理念的内涵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古龙的个人经历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对古龙武侠小说现代理念的形成做出梳理。武侠小说作为中国传统的小说样式而长盛不衰,而支撑着武侠小说的根本便是其中蕴含着的“古典性”。所以古龙武侠小说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现代理念不是绝对意义上的世界性的现代理念,其中必然要包括相对于以往武侠小说的“古典性”而言的现代性,以此为基础,才能更客观的研究古龙武侠小说所表现出的现代理念,以及现代理念如何指引古龙的小说写作。武侠小说作为通俗文学的一种有着广泛的读者基础,加之当时出版业的繁荣,为武侠小说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社会大环境相对自由,也为武侠小说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古龙因此得以广泛吸收国外小说的理念与技巧。首先,古龙受到现代法制理念的影响,开始警醒于“力”的使用,他笔下的暴力开始被“粉饰”,做文学化的处理,而英雄侠客也不再成为道德和律法的化身;另外,古龙还受到现代都市市民建制的影响,他笔下的江湖很少有门派之别,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神秘的江湖组织,这些组织类似于现代的公司与黑帮,自上而下,自成体系。其次,对于时代情绪的敏锐捕捉让古龙的武侠小说充满虚无色彩,侠客在情感与理性的极致分裂下探求自身的欲望。最后,古龙积极的借鉴西方文学作品的艺术技巧,创造性的将侦探推理模式引入武侠小说,并且在小说中同时融合了蒙太奇的艺术手法,用画面感弥补他的武侠小说缺失的逻辑性。在语言风格上借鉴了海明威式的简洁隽永的“电报体语言”,形成了自己的语言风格。论文第二章主要从现代法制与社会建制的影响来看古龙武侠小说中对于“武”的继承与创新。他对武力采取节制与消解的态度的同时,将武侠小说的书写重心转移到“人”的自身。古龙受到现代法制理念的影响,对于武力的使用开始抵触,转而关注人的内在,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体悟,于是在写作中将武侠小说的关注点由“武”转移到“人”,对于武力采取了节制的态度和消解的方式。他认为对于武力的极度痴迷与纵容只会让人产生异化,所以古龙对于武力的态度是节制的,不主张通过武力来解决问题,反而喜欢用智慧和勇气来解决纠纷。对于武力的节制就相当于对于暴力的消解,古龙小说中很难见到血腥的武打场面的描写,取而代之的是唯美地点到为止,他将武力书写文学化,暴力书写神圣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武侠小说的暴力因子。此外,古龙明显受到日本武士道文化的影响,对于武功的描写多是“无招胜有招”,并且讲求物我合一,不过分倚重锋利的武器,而是靠着自身的意念战胜敌人,武器在古龙的小说中虽奇异百变,但最终还是会回到人性的描写上,帮助主人公取得胜利往往不是手中的武器,而是爱、宽恕、信任等人格力量,这正体现出“道法自然”、“物我两忘”、“重道轻器”的日本武士道精神。古龙用现代市民建制的组织模式来构建江湖世界,他对江湖谱系着墨不多,主人公的身世背景模糊,大多无门无派。在古龙以前,武侠作家们还是以社会权力等级观念来建构武林江湖,但到古龙为之一变。古龙笔下的武林江湖不再以武力确定等级秩序,小说中的主人公往往以独立的姿态进入武林,以对抗的姿态面对武林中的权力等级。他们虽然仍旧参与武林事物但又与权力疏离,不再成为道德或律法的化身,可以看出古龙的武侠小说更多表现的是绝圣弃武的精神。古龙武侠小说的历史背景几乎都是虚化的,这样就使得小说中的人物独立出来,人物的命运和性格不会受到历史的影响从而可以自由发展。这样的将历史背景虚化的写法还可以专注于写江湖纷争而不涉及江山问题,不涉及传统的权力等级秩序。论文的第三章主要从现代人的精神困境方面梳理古龙武侠小说中对于“侠”这一形象内涵的突破性创作,并集中展现了现代人对于孤独和自由的极端体验,由此展现出时代情绪与现代人的心理病变。武侠小说写的是“侠”,但是“侠”这一形象的关键在于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侠义精神与自我精神。在古龙以前的武侠小说中称为侠客的人物多是济弱扶贫、为国为民的高大形象,古龙受到现代人权意识的影响,将他笔下的侠客塑造成为了“独立完整”的人,他们不再是人格完美的大侠,而是有着私心的世俗化形象。侠客的神性被消解,人性被凸显。古龙开创了独具特色的浪子人物形象,像沈浪、李寻欢、陆小凤、楚留香等。这些侠客身上都带有孤独情绪,暗示着现代人精神的困厄与生活的荒诞。还有对于极端病态人物的描写更体现出在现代情绪裹挟下的人的心理状态。对于侠义精神的理解,古龙也不同于前人,他打破以前的复仇传统,用宽恕化解仇怨,用自我拯救代替拯救。古龙吸收现代意识,将人的自我意识融入作品之中,重视人性的欲望和本能的表达。论文第四章主要从小说技法与小说模式方面分析古龙的武侠作品所呈现的现代理念。古龙将西方硬汉派侦探小说和新本格派的推理模式融入武侠小说的创作之中,形成独具特色的武侠推理模式,并创作出享誉一时的“楚留香传奇”与“陆小凤传奇”系列作品。推动其小说情节发展的关键多是人性的冲突,他还将电影中用的蒙太奇手法运用到小说中,通过情节场景的转换拼贴来营构故事。古龙小说的语言充满了诗意与哲理,形成了其独具风格的语言特色,被人们称作“古龙体”。论文的第五章主要分析古龙秉持的“求新、求变、求突破”的创作理念为其小说创作带来的成就与局限以及对于武侠小说现代性的思考。他赋予了武侠小说新的时代内涵,赋予了武侠小说美学和哲学的双重价值。同时,古龙的武侠小说也存在着缺陷与不足,过分追求新变也让他陷入了重复自己的困境,例如女性形象类同化严重,侠女与魔女就是其小说作品中最常出现的两类女性形象。在市场化与商品化的影响下,他的某些小说也存在着暴力低俗的元素。他后期的作品大多质量不高,情节破碎、有头无尾。由于古龙自身的成长、生活经历,他武侠小说创作充满随意化倾向。所以,对于古龙武侠小说所呈现出的现代理念的研究也需要保持谨慎客观的态度。武侠小说的现代性主要是精神的现代性,探求武侠小说的现代性问题也会为今后的武侠小说创作提供新道路。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207.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晓芒;;武侠小说与常识[J];湖湘论坛;2014年03期

2 余晓栋;;存在主义思想对古龙武侠小说创作的影响[J];理论与创作;2009年02期

3 吴立响;;试论古龙武侠小说中的道家思想[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8年04期

4 李亚旭;;论古龙后期小说的侠义精神[J];世纪桥;2007年08期

5 王立;隋正光;;古龙小说复仇模式及其对传统的突破[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汤哲声;;英雄和美女:古龙小说的创新和危机[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芦海英;;论古龙武侠小说的现代性特征[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张兵;;略论武侠小说的文化特征[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9 韩云波;“反武侠”与百年武侠小说的文学史思考[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吴秀明,陈洁;论“后金庸”时代的武侠小说[J];文学评论;200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中亮;现代性视野下的20世纪武侠小说[D];浙江大学;2012年

2 宋琦;武侠小说从“民国旧派”到“港台新派”叙事模式的变迁[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厚猛;论古龙小说中独特的江湖世界[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2 朱嘉琪;古龙武侠小说的乌托邦建构[D];广西师范学院;2016年

3 曹漾漾;论古龙武侠小说的生成[D];安徽大学;2015年

4 曲俐俐;金庸、古龙武侠小说比较论[D];延边大学;2012年

5 曾丽芹;传承、解构与创新[D];海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张丹丹;从模仿、蜕变到成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7 朱玲琳;苦痛灵魂的自我拯救[D];西南大学;2009年

8 王开银;金庸、古龙武侠小说语言风格比较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9 裴蕾;人性的畸变[D];四川大学;2007年

10 柳龙飞;中国现代武侠小说的审美价值[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277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6277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4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