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独异志〉考论

发布时间:2020-04-16 09:52
【摘要】:《独异志》是一部中晚唐时期“语多志怪”“有闻必录”的笔记小说集,全书451条目独立成文,每一条目都是一则有头有尾、简短精悍、耐人寻味的小故事。区别于同时代笔记小说辞藻华丽、故事曲折的特点,《独异志》取材于史传文学和笔记小说,在创作上追求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简练文笔,以史家笔法对“独异”之事进行再创作。也正因此,使《独异志》在创作上与整个唐代的“背景”作品之间缺乏必要的圆融力,一直未得到相应的重视,对其所作的专门研究几近于无。但是,深入研究这部笔记小说集后,笔者发现《独异志》文本内容的广征博引,具有极高的文学、文献价值。因此,笔者立足于前人研究成果,广泛收集资料,从考辨、文化内涵、文献价值等方面,对《独异志》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以期更为深入的解读其文本价值。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独异志》考辨;《独异志》内容和文化内涵揭橥;文献价值;文学特色探讨。第一部分,因《独异志》的版本、作者等内容在后代流传的过程中多有散佚、讹误,因此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考证《独异志》的作者、成书时间、版本源流、撰写体例、校勘和佚文。第二部分,则主要对《独异志》的文本内容进行分析。从仙怪类、奇人奇事类、特异动物类、通灵植物类、高超技艺类和异物显灵类六个类别,对《独异志》的文本内容作分类研究。并从宗教文化、道德教化、世俗娱乐等角度揭橥《独异志》的文化内涵。第三部分,主要立足于文本,探索《独异志》的文献价值。从历史学角度探索《独异志》在剖析史家叙事和补史方面的价值;从语言学角度探索《独异志》的语言和书证价值;从社会学角度来探索《独异志》对反映唐代文人心理、婚姻风俗的独特价值。第四部分,作为一部诞生于中晚唐时期的笔记小说,《独异志》在文学创作上呈现出承上启下的特点,展现出独特的文学魅力。因此,这一部分主要从叙事视角、语言风格、“微小说”的特点、对传统文学样式的继承与拓展、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等角度来阐释《独异志》的文学特色。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207.41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唐海宏;;唐人对女娲神话书写考述[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2 宁莉莉;王传明;;精怪与人的两性关系及变迁——以《搜神记》、《搜神后记》、《玄怪录》、《宣室志》、《独异志》为例[J];蒲松龄研究;2011年03期

3 时国强;;木兰传说辨正[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4 罗宁;;论《南部新书》对于整理唐代小说文献的价值[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蔡静波;;论唐五代笔记小说中的官吏形象[J];社会科学家;2006年06期

6 程国赋;唐代小说创作方法的整体观照[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7年03期

7 范崇高;唐代笔记小说校语散议[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6年06期

8 范崇高;《独异志》《宣室志》校语小议[J];自贡师专学报;1995年03期

9 王平;汉魏六朝小说的文化心理特征及影响[J];文史哲;199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徐嘉鸿;民间宗教变迁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2 赵毓龙;西游故事跨文本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3 蔡静波;唐五代笔记小说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鑫;唐五代笔记小说佛道内容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孔梅;《宣室志》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毕彩霞;《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小说集解[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巧玲;唐代小说的史料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296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6296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2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