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之间—论赵树理的创作何以成为解放区文学的典型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20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俏湄;;“众声喧哗”与主体召唤——赵树理小说中的“对话”与“言说”[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9年01期
2 马晓玲;;政治化的民间书写——关于赵树理创作的一种思考[J];南都学坛;2019年02期
3 张丽军;刘仁杰;;论赵树理文学创作的独特性及其当代启示[J];关东学刊;2018年05期
4 王龙洋;;赵树理小说的读者对象与表述方式[J];当代文坛;2019年05期
5 刘淮南;;“西马”视域与赵树理研究[J];中国图书评论;2019年10期
6 张挺玺;;1943:历史转折中的赵树理[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5期
7 曹永慈;;关于近年来赵树理评价的几个问题[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1期
8 赵勇;;十年一读赵树理[J];文艺争鸣;2018年05期
9 傅书华;;从“神”上学习赵树理[J];曲艺;2017年09期
10 常恺蓉;;浅议赵树理小说新旧交替中的人物——以《邪不压正》为例[J];名作欣赏;2016年3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范家进;;为农民的写作与农民的“拒绝”——赵树理模式的当代境遇[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上)[C];2009年
2 常丽丽;;赵树理小说中的方言语汇研究[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1年第2期[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赵树理研究会名誉会长 董大中;我们该怎样研究赵树理[N];山西日报;2018年
2 杜鹃 整理;赵树理的经典意义[N];山西日报;2019年
3 聂尔;我们怎样与赵树理相遇[N];太行日报;2017年
4 华新;扎根泥土的参天大树[N];太行日报;2017年
5 李晓宏 赵秋生;赵树理小说创作的当代意义[N];文艺报;2005年
6 张晓丽;由赵树理小说的叙述话语想到的[N];文艺报;2005年
7 刘忠;马烽在今天的意义[N];文艺报;2005年
8 罗云川;《解放》:小脚不能承受之重[N];中国文化报;2010年
9 美国马歇尔大学课程设计师 南桥;星期一:今日不宜开会[N];经理日报;2007年
10 孙正龙;网络时代不必排斥“网语”[N];甘肃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力;农民叙事的双重幻像[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涛;生于《万象楼》,,死于《十里店》[D];安徽师范大学;2019年
2 李萱莹;离合之间—论赵树理的创作何以成为解放区文学的典型[D];天津师范大学;2019年
3 董庆菊;启蒙视域下的“山药蛋派”创作研究[D];聊城大学;2019年
4 董筱琳;“文学场”视域下“赵树理方向”的再思考[D];河北大学;2019年
5 吝晓婷;赵树理小说中的女性劳动叙事[D];中央民族大学;2018年
6 尹雯;1950年代初赵树理的文艺“通俗化”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7 陆浩;论赵树理小说中的女性形象[D];江西师范大学;2017年
8 唐静雨;赵树理小说中的山西婚俗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9 刘岩须;“赵树理方向”与赵树理小说喜剧色彩的多重蕴涵[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10 刘海刚;民间文化与赵树理小说[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296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629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