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论宓妃形象及其文化内涵的发展演变

发布时间:2020-04-25 12:56
【摘要】:宓妃是我国神话和文学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形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展现出不同的文学特征。尤为重要地是曹植对宓妃的书写,赋予了她全新的形貌以及完备的神格。抛却先秦时期负面的底色,宓妃形象的发展迎来新的契机,在魏晋时期一度成为文人士大夫完美理想的寄托。后世李善对宓妃身份所作的注释,更是为宓妃赋予了另一重人格,其神女身份得以与世间女子相融合。唐以后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文觉醒,对宓妃形象的重构内容正是觉醒的体现。宓妃的美貌成为她的第二特质,其觉醒意识以及反叛精神成为最大的特点。明清时期,宓妃作为反叛男权要求独立的形象更是成为现代女性觉醒的先驱。本文依照宓妃形象发展演变的时间脉络,在梳理文学作品的基础之上,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宓妃形象的特点。以先秦、两汉、魏晋、唐宋及明清为节点,着重讨论宓妃形象及其文化内涵发展演变的表现,以及探析发展演变背后的动力因素。对宓妃形象的研究并不是只关注她在作品中的演变,文章中对宓妃形象发展演变给社会带来的现实意义也作出了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20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竹;;《楚辞·九歌》中人神相恋模式透视[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2 江爱华;;《聊斋志异》的女鬼形象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年03期

3 王林飞;;洛神故事的演变[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4 马玉珍;;从《诗经·汉广》到《洛神赋》——流变与审美视域中的人神恋[J];社科纵横;2015年03期

5 李学珍;;解读《洛神赋》原型[J];大众文艺;2014年13期

6 谢秋菊;;论司马相如和扬雄作品中出现的同类人物[J];名作欣赏;2014年17期

7 王怀平;;论洛神原型在文图符码中的形象化演绎[J];文艺争鸣;2014年04期

8 郭艳丽;李铄瑶;;《洛神赋》对《神女赋》的承传与发展[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9 王莉;;论宓妃形象在中古时期的新变及其成因[J];贵州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10 俞士玲;;情色的力量、规训与政治隐喻——以《文选》“情”类赋为中心[J];汉语言文学研究;2012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郭建勋;;辞赋作品中“神女”喻象的分化演进[N];光明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蔡堂根;中国文化中的人神恋[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家宏;论美国汉学家薛爱华的神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2 史学玲;魏晋南北朝女性意识自觉与文学自觉[D];贵州师范大学;2016年

3 翟新明;先唐辞赋中的人神交接[D];湖南大学;2015年

4 李瑟;唐前文学人神恋题材之变迁[D];复旦大学;2014年

5 吴振琦;西王母形象演变动因探析[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6 方中政;汉魏六朝神女赋研究[D];安庆师范学院;2011年

7 张静;嫦娥形象的审美文化内涵及其历史嬗变[D];山东大学;2009年

8 刘术人;论嫦娥奔月神话的文本流变[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立洲;神女意象的文化蕴涵[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吕莉;黄燮清戏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402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6402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9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