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明清云南回族文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5 13:20
【摘要】:本文主要分为绪论、正文及结论三个部分。绪论部分回顾研究现状,交代选题缘由,介绍相关概念,并对明清云南回族文人的文集情况进行说明。正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主要探讨明清云南回族文学兴起的历史背景及明清云南回族文人的地理分布情况。明清云南回族文人地理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之态势,与云南回族的整体分布格局相一致,符合中国回族发展的历史规律。明清云南回族文学的兴起既与当时云南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又与教育资源分布密切相关,也与云南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相对发达的交通条件息息相关。第二章主要考察明代马继龙、闪继迪和清代孙鹏、马汝为、沙琛及马之龙这六位回族文人的交游情况。清代出现了以昆明为活动中心的两大文人群体,两大群体交往成员的身份和族属多元,交游方式多元,性情相投,文学观念相近。这对促进云南回族文人文学创作和云南本土地域文学交流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三章主要分析明清云南回族文人的文化情怀。明清云南回族文人普遍乐游尚隐、亲近佛老,这与回族文人的性情气质和云南自然地理环境息息相关,而文学则是勾联两者的媒介。第四章主要分析明清云南回族文人忧国忧民、重亲念家、眷恋故乡的复杂情感,诸种情感交织构成明清云南回族文学的现实主题和内在特质。第五章主要探讨云南地域文化在明清云南回族文学中的具体表现。明清回族文人以云南所特有的秀山丽水、形胜古迹、草木花果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观照对象进行文学形象世界的建构,将云南特有的地域文化元素转化为凝聚着其审美情感的精神产品。第六章主要分析明清云南回族文学的主题倾向和文体特征。明清云南回族文人诗歌创作体裁多元,以古体诗成就最高,尤其钟爱闺怨、咏史及怀古题材。这表明云南地域文化不仅影响着明清云南回族文人的书写内容,还是影响其文学审美创造姿态的重要因素。第七章以杨慎、刘大绅及师范为中心,讨论了明清云南回族文人对其他民族文人的学习与借鉴,在精神境界和文学观念等方面,回族文人深受他们的影响。第八章探讨了明清云南回族文人文学作品的纂辑情况。袁文揆兄弟对明代云南回族文人文学、赵藩对清代回族文人文学的编纂整理有重要贡献。结论部分总结全文,并从时间、空间及民族文学的角度探讨了明清云南回族文学在明清文学史、云南地方文学史及回族文学史上的地位、价值和意义,最后展望了本论题未来的研究方向。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方红梅;庄子之乐与中国文人的审美襟怀[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肇莉;云南诗歌总集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2 陈未鹏;宋词与地域文化[D];苏州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纪倩倩;论唐代思乡诗的文化精神与艺术新变[D];青岛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402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6402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d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