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论苏青对女性生存困境的书写

发布时间:2020-04-25 15:12
【摘要】:苏青,是一位具有多重身份的女性,是妻子,是母亲,更是一位引人注目的作家,也是头脑精明的编辑,她接受了新式教育,却无奈进入旧式封建婚姻。她将自己的人生折射到作品中,关照女性生存境遇,多角度深层次分析女性在沦陷区的生活日常,并从中揭露出女性谋生又谋爱的追求与社会格格不入的惨淡真相。苏青对女性的书写源于她真实的生活经历,她打破了以往女性文学形而上的虚构,以真事真情嵌入文本,更加脚踏实地的展现四十年代女性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女性在物质与情感困境中的挣扎,贴近四十年代女性真实的生存状态,表述女性内心的真实欲望。本论文由前言、结语和四个章节组成,前言概述了目前苏青研究的现状,本选题所要解决的问题,我写的意义何在,意义的探寻何在。四个章节分别为:第一章:女性所处时代困境的揭示,从根深蒂固的男权社会、新旧合璧的现代都市和动荡不安的沦陷区三个方面揭示苏青对女性所处的时代困境的书写;第二章:女性物质生活困境的追问,从婚姻为谋生工具、职业为谋生手段和困境中的反抗与挣扎三个方面分析苏青对女性物质生存困境的书写;第三章:女性情感生活困境的再现,从难以实现的幸福憧憬、无法消解的孤独之感和不断追寻的自我价值三个方面论述苏青对女性情感生活困境的书写;第四章:女性生存境遇的理性思考,从矛盾的对立统一、对女性生存困境的追问与社会和家庭双重价值的实现三个方面,全面分析苏青对女性生存困境的书写,以及由此带来关于女性生存困境的思考。通过全文的论述,结语概括苏青对女性生存困境的书写,并且总结这种独特的书写对于女性解放的意义。同是上海作家的王安忆对苏青的点评最恰到好处,“她是上海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马路上走着的一个人,去剪衣料,买皮鞋,看牙齿,跑美容院,忙忙碌碌,热热闹闹。而张爱玲却是坐在窗前看。我们可以在苏青身上,试出五十年前上海的凉热,而张爱玲却是触也触不到的。”~((1))她的作品充满了生活气息,我们可以在苏青的文本中触摸到上海女性的每一个侧面,真切感受她们在时代、物质和情感困境中的痛苦与挣扎。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207.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娟娟;;超越时代藩篱的女性言说——论苏青的女性教育观[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01期

2 黄曦娟;苏青,孤寂心灵的艺术剖白[J];语文学刊;1998年02期

3 于海琦;刘淑梅;;女性视角下的独到见解者苏青[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年01期

4 王燕丽;满建;;论苏青散文的上海沦陷区书写[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03期

5 刘兰珠;;苏青作品的女性特质——不甘平庸的现代主妇[J];文存阅刊;2018年10期

6 刘兰珠;;苏青作品女性深层需要[J];青年文学家;2018年29期

7 粟溪的冰;;“抠门”老公大方爱[J];37°女人;2018年11期

8 炉叔;;一代才女苏青的悲剧人生[J];人生与伴侣(月末版);2016年09期

9 ;寓教于乐学自救[J];湖南教育(D版);2017年03期

10 方岩;;小说星象[J];青春;201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胡凌芝;;苏青论[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上)[C];2009年

2 宋晓英;;苏青与西方女作家传记比较论[A];第十七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3 也农;雷长安;胡文龙;苏青涛;;雷长安、也农、胡文龙、苏青涛、何金铭书法[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二○○九年)[C];2009年

4 吴晓梅;;从张爱玲、苏青看四十年代都市女性生存[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5 何满仓;;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演进与流变[A];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林建刚;追寻逝去的文人往事[N];经济观察报;2015年

2 徐虹;苏青:花开花落[N];中国青年报;2011年

3 华东师大文艺民俗学博士 毛海莹;苏青:绽放的民俗之花[N];宁波日报;2018年

4 记者 孙海玲;努力打造苏青东西部扶贫协作升级版[N];青海日报;2018年

5 记者 陶亚荣;无私援建显真情 苏青牵手共奋进[N];海南报;2017年

6 本报记者 王洪波;苏青:想干事就没什么难的[N];中华读书报;2013年

7 ;“眼低手高”的苏青[N];中国文化报;2003年

8 记者 卢海;让苏青农牧业品牌企业合作“开花结果”[N];青海日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张海虎;感谢务实援助 深化苏青合作[N];青海日报;2016年

10 本报记者 句艳华;苏青:科普出版 传播科学[N];大众科技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翟兴娥;20世纪40年代上海沦陷区女作家小说服饰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2 刘轶;现代都市与日常生活的再发现[D];上海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冯芳;乱世的见证叙事[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2 徐畅;论苏青对女性生存困境的书写[D];辽宁师范大学;2018年

3 汪贵霞;苏青长篇小说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4 李珍;娜拉的挣扎与回归[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晓芳;抗战年代的女性书写[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6 高欣;透视城与人[D];武汉大学;2017年

7 虞箐;矛盾而率直的自叙者[D];复旦大学;2010年

8 钱t,

本文编号:26403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6403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d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