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稼轩词修辞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5 23:24
【摘要】:本文参考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研究629首稼轩词的整体修辞艺术。绪论介绍选题缘由,综述稼轩词修辞研究现状。第一章先为修辞手法的定义、分类作通论概述,通过数据对比,发现稼轩词中使用次数最多的修辞手法分别是用典、对偶、譬喻、比拟、借代、叠字。用典因为使用次数多且特色明显,独辟第二章来研究。本章对后5种修辞进行层层分类,并通过大量的词例展现各种修辞的表现技巧。对偶上,稼轩词中的对句数量大、形式多,隔句对、鼎足对更具审美特点,且集中见于某几种词调;譬喻上,隐喻表现感强烈,借喻出现次数最多,部分借喻还有浓重的寄托感;在比拟上,拟人手法的数量远远超过拟物,且辛弃疾对花、鸥鸟、青山三种意象的拟人化情有独钟;在借代上,辛弃疾用的借体都比较常见,趋于自然,自然意象类、功名利禄类本体较多;叠字上,用叠的数量、种类、篇目都很多,豪放词中用叠的情况较婉约词中少。第二章单独讨论“用典”这一修辞手法,从数据整理展开,发现辛弃疾所用的集部典最多,史部典、子部典次之,经部典最少,在此分布的基础上,再研究稼轩词正用、反用、暗用、增损字面、化用句意、袭用成句等多样化的用典方式以及名词丰富、喜爱重复的用典特色。第三章探究稼轩词三个艺术特点的修辞表现。不同的修辞手段对稼轩词的艺术特点都有不同的影响。辛弃疾要展现豪放词风时,就会选用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段,而反问、感叹、映衬等强化感情的手法则有助于营造稼轩词的沉郁感。另外,通过铺陈排比、堆叠用典、彷拟化用等手段,稼轩词显露了“以赋为词”的艺术特色。第四章主要分析稼轩词中的名篇所涉及的修辞手法。首先,名篇中的长调、中调的辞格较密集,小令中的辞格则显得稀疏。再次,用典、拟人、借代是名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修辞手段。最后,各名篇中的突出辞格也不尽相同。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207.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元甲;;辛弃疾词中的反讽艺术[J];运城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2 张先云;;辛弃疾词意象与风格之关系[J];群文天地;2012年14期

3 贺艳敏;;稼轩词中的《世说新语》典[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王惠民;;简论辛弃疾对苏轼词的继承发展[J];作家;2009年16期

5 朱丽霞;;20世纪辛弃疾研究的回顾与思索[J];文学评论;2007年03期

6 王亭;曲美燕;;宋词中的叠音词研究[J];现代语文;2006年05期

7 汲军,应子康;试析稼轩谐戏词的美学特征[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8 熊笃;论稼轩词的用典[J];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01期

9 李定广,陈学祖;试论“稼轩式用典”的美学意蕴[J];江淮论坛;2003年02期

10 桂琳;稼轩词用典探微[J];北方论丛;2003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学辉;苏轼词中修辞手段的运用及修辞心理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4年

2 吕娜;论辛弃疾对杜甫的接受[D];西南大学;2013年

3 张宇;稼轩词用典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许红军;梦窗词修辞艺术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5 毕秋燕;李清照词的量词修辞研究[D];扬州大学;2011年

6 张海华;稼轩词沉郁顿挫风格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石岩;辛弃疾人生转迁与词风变异[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臧甲友;稼轩词风格论[D];山东大学;2008年

9 石增华;稼轩词豪放沉郁词风的修辞学解读[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罗鸣;稼轩词审美阐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408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6408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c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