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后革命氛围”中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革命叙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30 22:25
【摘要】:革命叙事由于其所表述的是关于政权合法性的话语,故而它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话语版图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以茅盾文学奖(以下简称“茅奖”)为代表的主流话语价值评价体系,也因此对这一类以“中国革命”为话语资源的叙事类型给予了很高的青睐。纵观“茅奖”获奖作品中的革命叙事(以下简称“茅奖”革命叙事),我们发现,它们相较于传统革命叙事(尤以经典革命叙事为代表)呈现出诸多“后革命”特征,譬如对人情人性的深情拓摹、对庄严革命理念的颠覆解构、对革命传奇的娱乐化戏写。为了能够更深入了解“茅奖”革命叙事的面貌和大致演变轨迹,解读其内涵,本文以“茅奖”作品的革命叙事为研究对象,以“后革命”理论为框架,试图探析“茅奖”革命叙事的独特表现形式,以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对“茅奖”的研究。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简要介绍了“革命”到“后革命”的大致流变史和阐释了相关概念外,还对当前学界关于“茅奖”的研究现状和本文的写作思路进行了大致概括。“茅奖”研究资料浩如烟海,但对于在“后革命”框架下整体研究其革命叙事的文献相对较少。第一章大致回顾革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被建构史,在“革命叙事”和“后革命叙事”的昔今对照中,论述这两种叙事模式的内在关联和差异性所在,即两者皆以中国革命史作为叙事资源,后者在继承了前者部分叙事手法(传奇笔法和宏大结构等)的基础上,试图突破旧有历史观的束缚,而呈现出诸多现代性特征。第二章着重考察“茅奖”革命叙事的主要特征,按照文学史时间顺序,概括论述了“茅奖”革命叙事所具有的“后革命”表征,即新启蒙语境中革命叙事的人性化补写、新历史主义思潮中革命叙事的解构式改写、市场化浪潮中革命叙事的娱乐化戏写。第三章则反思了“茅奖”后革命叙事所具有的限度和不足,即“经典革命叙事”思维影响下的革命乌托邦神话续写,以及在历史魅惑中对革命的叙写陷入了虚无主义的泥沼。结语部分则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就“茅奖”的改革提出合理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闽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2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阎浩岗;;论“典范土地革命叙事”接受与传播的内外机理[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年06期

2 马勇;;革命与“革命叙事”[J];史学史研究;2016年01期

3 子书君;;国产英雄炼成记[J];齐鲁周刊;2017年32期

4 冯涛;;陕北土地革命的诗意书写——延泽民长篇小说《无定河》论[J];考试周刊;2017年50期

5 陈子丰;;重写历史——新时期革命叙事中的“他者”[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年02期

6 曾庆江;王素芳;;革命叙事剧中小资产阶级形象的历史嬗变[J];艺术广角;2011年03期

7 孟丽花;;后革命年代的革命叙事[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0期

8 王素芳;;革命叙事剧中小资产阶级形象的历史嬗变[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周维东;;消费时代的革命叙事[J];艺术广角;2010年03期

10 涂彦;;戏剧性营造:手法与效果分析——以建国60周年的“革命叙事”作品为例[J];当代电影;201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阎浩岗;;茅盾与20世纪中国土地革命叙事[A];《茅盾研究》第15辑——纪念茅盾诞辰120周年论文集[C];2016年

2 葛红兵;;身体写作——启蒙叙事、革命叙事之后:“身体”的当下处境[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3 吴毅;陈颀;;“说话”的可能性——对土改“诉苦”的再反思[A];中国近代乡村的危机与重建:革命、改良及其他[C];2012年

4 彭超;;从凌仕江散文看当代“西藏叙事”的多重性[A];当代文坛(2016增刊2)[C];2016年

5 李哲;;经济·文学·历史——《春蚕》文本的三个维度[A];茅盾研究(第12辑)[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伍明春;革命叙事的新视角[N];闽西日报;2017年

2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马勇;“现代化叙事”与“革命叙事”并行不悖[N];团结报;2015年

3 李壮;革命叙事的柔化与深化[N];中国文化报;2013年

4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李建军;充满历史感的“革命叙事”[N];光明日报;2014年

5 李建军;别样的革命叙事与英雄史诗[N];文学报;2014年

6 张艳梅;杨沫的革命叙事与我们的历史反思[N];文艺报;2014年

7 曾庆江 王素芳;文艺创作的辩证思维[N];文艺报;2011年

8 胡宇齐;主旋律作品要讲究智取人心[N];北京日报;2015年

9 张耐冬;未定妆的历史[N];经济观察报;2013年

10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李公明;追忆历史褶皱与边缘中的“上海叙事”[N];社会科学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赵天才;革命的时代镜像[D];浙江大学;2004年

2 张冀;左翼小说革命叙事经验的后世影响(1942-1966)[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牧;“后革命”:话语与叙事[D];上海大学;2009年

4 丰杰;民国文学中的辛亥革命叙事(1912-1949)[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5 包天花;当代中国蒙古族文学叙事的性别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6 房伟;艰难的生成与暧昧的整合[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万杰;现代革命语境中的复仇叙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景银辉;“文革”后中国小说中的创伤性童年书写[D];上海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亮;“后革命氛围”中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革命叙事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9年

2 蒋鹏;再造象牙塔[D];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

3 林立荣;新世纪小说“革命叙事”论[D];苏州大学;2011年

4 张云;革命叙事中的女性知识分子形象[D];西北大学;2011年

5 赵牧;后革命时代的革命书写[D];暨南大学;2005年

6 成雅妮;格非小说的“后革命叙事”[D];辽宁大学;2017年

7 娄普羽;重述革命:论龙一小说的革命书写[D];西南大学;2016年

8 高丽娜;革命叙事下的隔代对话[D];延边大学;2010年

9 张立群;红色影视剧中的革命叙事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10 周小兰;“红色经典”新论[D];苏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462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6462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d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