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文艺心理学视阈下的杜甫晚年追忆诗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4 18:32
【摘要】:晚年的杜甫漂泊异乡,诗歌创造力依旧旺盛,创作出了大量的优秀诗篇。杜甫晚年因长期遭逢乱离,坎坷失志,知交零落,沉浸在对过去的回忆之中,其诗歌笼罩着浓重的忆旧怀人情绪,体现着对过去经历的反思和对亲朋的怀念。本文以杜甫永泰元年(公元765)至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期间创作的诗歌为研究对象,探讨诗作中的“追忆”成分,这些以回忆形式出现的作品,寄托了杜甫关怀国事、忧伤时乱的深厚情感。本论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简要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论证本论题的价值,介绍论文的研究方法和角度。正文由五个章节组成。首先,探讨杜甫晚年追忆诗的内容,从回忆长安、追忆盛世、怀念故交三个方面切入,将追忆往事的作品进行归类,总结出忆昔是对长安风物、人事的怀念,对长安经历的反思和渴望入仕长安的执着。其次,阐释晚年追忆诗的思想内涵,追忆并不是诗人暮年潦倒,远离社会现实的精神慰藉,杜甫没有简单的往事复现,也不是单纯地追怀友朋的生死存亡。杜甫晚年“回忆往昔”的诗歌题材,与其抒发爱国主义的诗篇并无大异,饱含着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忧国伤时之叹和美好人事的怀想。接着,详细探讨杜甫晚年追忆之作密度之高和容量之大的形成原因。杜甫以自己亲身的经历、认识和感受,试图对天宝后期以来的数十年间的历史进行总结,以便汲取教训找到一条中兴“太宗业”的复兴之路。诗人晚年饱受时局动荡、颠沛流离之苦,贫病交加、老来哀伤,当盛世难再、重返故里的期待落空时,痛定思痛写下了这些饱蘸时代血泪的追忆诗篇。再者,从文艺心理学角度,重点探讨杜甫晚年追忆诗的结构特征与审美回忆,包括追忆诗的时空结构、主要特质、回忆的审美特征及追忆诗的审美意义。回忆在诗歌创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诗歌创作中的回忆以鲜活的、富有特征的细节创造出有很高审美价值的情境。最后,探讨杜甫晚年追忆诗的价值和地位,杜甫晚年的追忆诗逐渐形成自己的特征,这种诗作形式有一定的发展土壤,与陆游的追忆诗存在异同点,对白居易的创作产生影响。结语部分,主要是对本论文的观点进行概述与总结。
【学位授予单位】:集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207.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寅生;;日本杜甫学会成立[J];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03期

2 刘雯;;近七十年来杜甫与佛教关系研究综述[J];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03期

3 张舒艺;;2018年杜甫研究综述[J];杜甫研究学刊;2019年01期

4 葛晓音;;我读《杜甫评传》[J];名作欣赏;2019年16期

5 殷满堂;;杜甫的胸襟与诗歌境界[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年06期

6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总目录[J];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04期

7 郭红欣;;多面 细切 深挚——杜甫农村诗论析[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01期

8 陈娜;;2017年杜甫研究综述[J];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02期

9 王克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美学意蕴分析[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7年08期

10 高玉侠;周沭红;;论胡适的杜甫诗歌批评[J];语文学刊;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韩成武;;杜甫诗歌的自然科学资料价值举证[A];杜甫研究论集——中国杜甫研究会第六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聂大受;;杜甫与陇山[A];陇山文化发展论集[C];2015年

3 刘国安;;论杜甫诗歌中人民性产生的根源[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三)[C];2005年

4 何小静;;熔铸一生血泪 吟就千古绝唱——《登高》教学设计[A];2017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5 刘曼春;;杜甫史诗研究[A];历史文献研究(总第28辑)[C];2009年

6 苗锐;;论元诗“宗唐得古”思想下的表现——以元代杜诗接受的几点问题为中心[A];文章、文本与文心——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四十四辑)[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晓艺;杜甫的政治思想:不只是儒家[N];中华读书报;2017年

2 ;杜诗精神之现代释义[N];中国书法报;2017年

3 ;名家书杜诗集联[N];中国书法报;2017年

4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N];中国书法报;2017年

5 本报记者 吴晓铃;杜甫“走出”国门 “桃园结义”再现成都[N];四川日报;2017年

6 驻四川记者 干德明;成都“人日”草堂人如织[N];中国文化报;2001年

7 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 刘永清;杜甫在美国[N];光明日报;2019年

8 本报记者 王嘉;传千年文脉 承唐宋风雅 “杜甫千诗碑”展天府文化风采[N];成都日报;2017年

9 本报记者 吴晓铃;刘跃进揭秘:杜甫为何被文学史选择?[N];四川日报;2019年

10 记者 张娓 通讯员 王霄蛟;探索杜甫“秦州诗”的文学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霜琴;杜甫两川诗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2 梁桂芳;杜甫与宋代文化[D];山东大学;2005年

3 姜玉芳;我诗故我在——杜甫与唐代文化[D];山东大学;2005年

4 安末淑;杜甫诗和韩国朝鲜时代诗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5 朋星;杜甫与先秦文化[D];山东大学;2005年

6 鲁克兵;杜甫与佛教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7 黄桂凤;唐代杜诗接受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筱玲;文艺心理学视阈下的杜甫晚年追忆诗研究[D];集美大学;2019年

2 孙小潭;杜甫的以“病”入诗[D];山东大学;2019年

3 李纬怡;刘文典《杜甫年谱》研究[D];安徽大学;2019年

4 周秋实;杜甫疾病诗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年

5 伏旭翠;杜甫《登高》的历代接受与当代教学[D];河北师范大学;2019年

6 韩乙堂;杜甫诗歌引用《诗经》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7 曾晶晶;两宋之际杜诗接受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

8 张一飞;解析大型原创舞剧《杜甫》的艺术构思[D];吉林艺术学院;2018年

9 张磊;论杜甫夔州诗中的悲[D];西南民族大学;2018年

10 杨云;评价理论态度系统下杜甫诗歌英译对比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488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6488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4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