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诗学策略与历史关联—“90年代诗歌”的发生

发布时间:2020-05-05 02:25
【摘要】:论文抓住“90年代诗歌”的发生这一中心议题,跳脱出诗歌审美内部的视野局限,从发生学的角度考察“90年代诗歌”的建构属性,在诗歌史、话语史、制度史、社会史的整体视野下,运用历史学、“知识考古学/谱系学”、知识社会学的分析方法,将“90年代诗歌”的发生落实为一种话语操作和历史表述的“生产”和“建构”,这样一来,“90年代诗歌”就不止是静止的“知识”形态,在“知识”的背后隐藏的是“权力”的身影,而“权力”意味着“关系”、意味着一系列的制度建设。那么,重新检视话语的发生、发展,辨析其中缠绕复杂的“权力”关系,考察它是如何被各方话语力量、制度结构(选本)构造出来,构造背后的历史逻辑、“意识形态”(分期),对于“90年代诗歌”而言,应当是必要的努力方向。这不仅意味着能否重新认识、评价“90年代诗歌”的恰当历史位置,以达到所谓“艺术的自我批判”的检视目的,更重要的在于这一操作所提示的“历史化”方法。在“历史关联”的具体操作中,“90年代诗歌”已然成为一个观看当代中国的视角和方法,这不仅标示“90年代诗歌”作为一种文学论域的相关问题可以获取一种“别样”的“解释历史的力量”,还在于能够借助“90年代诗歌”的分析视野抽离出“现代中国”的历史逻辑,更在于包括我们自身所处的当下历史位置以及这种历史位置如何“偏移”的“认识装置”,也会被清理呈现出来。导论部分阐述了论文相关概念的厘定,对研究现状的反思,以及具体切入的方法路径和整体性的框架结构。第一章,对于“90年代诗歌”而言,“分期”是其合法性建构的一部分。论文所要着重关注的并不是分期方式本身,而是“分期”的策略性、修辞性所掩盖的文学史“企图”。这其中,既有“否定”的压抑机制,更涉及到“分期”所提供的“统一性”的象征话语。进一步揭示,在“进化”的历史逻辑的安排下,“90年代诗歌”的发生如何被“自然化”了,如何被一种流畅的历史修辞恰如其分地缝合在历史的连续性之中。第二章,呈现“90年代诗歌”究竟面对着怎样的历史现实、身处怎样的“历史现场”?重点分析其如何在90年代的历史现实中占据主体性的话语位置,将90年代的历史现实是如何与当时的诗学策略发生关联以及发生怎样的关联的这一问题,具体落实为“90年代诗歌”的诗学策略与“日常性”的历史语境的互相渗透。第三章,选本通过编选导言与入选诗人、诗歌作品的配合运作,一方面集中阐释了“90年代诗歌”的诗学内涵,另一方面划分了“90年代诗人”的身份标识,为“90年代诗歌”提供了稳定清晰的历史形象。从“引用”的角度,选本与“90年代诗歌”的多种“前文本”构成对话互动关系,从而辨析出“90年代诗歌”的话语谱系。“90年代诗歌”发生的合法性依据在于“断裂”的历史意识,“断裂”隐含着“求新”的“历史冲动”,这构成了“90年代诗歌”“压抑”“他者”(“80年代诗歌”)的叙事策略和意识形态。在此前提下,选本所呈现的对“同一性”的历史追求也构成了“90年代诗歌”合法性表述的一部分。结语部分对全文的论述进行了总结,进一步指出“90年代诗歌”的被“生产”、“被描写”的历史品格,在诸种历史关联之中呈现其复杂面目,这其中既有不同话语力量的表述,又有具体的制度性操作。不仅“90年代诗歌”的自明性表象被打破,同时其作为一种“认识装置”,也能成为观看现代中国的一种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207.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魏天无;;从抒情性到叙事性:诗歌“知识型构”的转换[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魏天无;;“中年写作”:怀旧与新生[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魏天无;;“个人写作”的诗学内涵:历史意识与现实承担[J];南方文坛;2010年04期



本文编号:26493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6493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9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