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栩旧体诗词创作与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6 13:58
【摘要】:陈栩(1879-1940)生于晚清杭州的儒医世家,自小接受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在那中西交汇、古今转型的社会时代,他身兼文学家、办报人、翻译家、实业家等多重身份。本文以其旧体诗词创作与教育为切入口,回溯这位一个世纪前文坛与实业界的风云人物。绪论介绍陈栩人生的主要经历,阐明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指出陈栩旧体诗词创作与教育研究的必要性。第一章分阶段梳理陈栩结集出版的诗词文献,并结合有关材料指出其“遵守诗词格律的传统体式”和“推崇以明畅之语书写性灵”的诗词创作主张。第二章分类详析陈栩旧体诗词创作的内容与特色。他的艳体诗词以“情”为根本,艺术风格流转多变,融入小说笔法,形成独特风貌。其涉商诗词描述自身从商经历、反映社会经济现象、传达民族经济思想,不仅丰富了文学作品中商人形象、商业文化的构建,同时也是千年来儒商伦理精神高度发展的体现,极具时代性。其时事诗词流露出关怀人世与忠信爱国之精神,但面对国事蜩螗、人世艰难,他也生出归隐桃源、钦羡仙佛的意向,这种意向可看作面对时局困厄而无力挽狂澜的悲剧基调下的补偿性放达。此外,其题画、描景状物、说理等诗词也各具特色。第三章论述陈栩的旧体诗词教育。在回溯函授社开办经过和《文苑导游录》《文艺丛编》等刊物编辑出版情况的基础上,阐明陈栩的诗词函授既有体系化的知识传授又有散点式的具体指导,体现出现代转型期新旧融合的品格和以创作实践为导向的特色。陈栩从事诗词函授蕴含着他对传统文化命运的关注与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其贡献不仅在于培养了为数不少的杰出弟子,还在于传统文化命脉通过一代代的传播而延绵生长。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207.22
本文编号:2651376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207.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慧;;陈小翠《黛玉葬花》及其他[J];枣庄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2 谢丽;;反传统与被传统:从两份《女子世界》看近代女子世界的艰难建构[J];史学月刊;2014年09期
3 任荣;;吴梅、陈蝶仙的戏曲教育对当今高校戏曲课程的启示[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4 王慧;;也谈《女子世界》——以陈蝶仙及其家人为中心[J];学术交流;2013年12期
5 胡淳艳;;我本红楼梦里人——陈蝶仙与《红楼梦》之二[J];红楼梦学刊;2013年04期
6 丁峰山;;《泪珠缘》及其续写与近代小说的走势刍议[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7 程美华;;自分情无似我深,深情除是我知音——论孙原湘艳体诗[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姜荣刚;;陈蝶仙《泪珠缘》前六十四回创作时间辨[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9 董智颖;;中国近代史上的两种《女子世界》[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董智颖;陈蝶仙又一笔名“超然”[J];明清小说研究;2005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骆一歌;从“自由谈”到“谈自由”[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2 许劏;陈栩文学创作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董智颖;陈蝶仙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513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651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