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南朝士族文学与庾信创作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6 14:36
【摘要】:庾信是我国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其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和杰出文学成就的取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庾信所处的南朝时期,士族阶层在文学领域依旧占主导地位,士族阶层优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决定了士族文学独特的文学风貌。此一时期,士族阶层作家群体众多,他们在创作上有共同的题材取向,更加追求文学的艺术形式美而形成雅艳的文学风貌,同时士族阶层趋新求变的自觉意识促使了声律论的发现,故此一时期士族文学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声律论在文学中的普遍运用,使得文学创作朝着更加精致化和形式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庾信家族在南朝时期以文学世家而知名,齐梁之际,庾信祖、父辈在文学上更负鸿名重誉,以文宗学府而得统治者的青睐与重用。庾信的文学创作承继时代风尚和家族渊流,而在其作品中呈现出浓重的士族意识。其前期作品主要沿袭士族文学咏物、宫体等题材,并在萧梁诸文学集团中多作应制、酬唱之作,追求文学艺术技巧上的精工富艳而臻于南朝美文学的极致。其后期作品虽因家国、人生的巨大变故而在情感内容上充实,但羁留北朝之后的庾信创作依旧贯注着对士族文化的追认和反思。主要表现为对梁朝士族在变乱之际存亡的史诗性再现,屈节愧悔下的乡关之思,重振门庭的求官之言和失赏不遇下的隐遁之念;同时庾信对梁亡也进行了深刻的历史反思,并对士族自身生发出文化幻灭情绪而最终仍旧皈依之。可以说,在庾信的创作中,士族意识是他无法抹杀的精神内核,而对南朝士族文学的承继和突破,则促使了庾信在文学创作上获得巨大成就。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20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雪艳;;民族志视野与转型期汉族作家跨族文学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年05期

2 黄文军;;《诗品》的寒族文学观[J];宜宾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李又宁;;华美族文学的回顾与前瞻[J];华文文学;2006年01期

4 查舜;;关于某族文学[J];民族文学;1993年04期

5 ;“打工族文学”和《北京人在纽约》[J];中文自修;1994年02期

6 王增红;;苏新发与混血族文学[J];外国文学评论;2015年04期

7 白崇;;论西晋寒族文学[J];中国文学研究;2010年02期

8 王增红;;当代美国混血族文学批评刍议[J];当代外国文学;2018年03期

9 张雪艳;;当代汉族作家的跨族文学书写与文化认同建构[J];小说评论;2017年05期

10 赵淑敏;;从边缘走向主流——华美族文学的发展与前景[J];华文文学;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石平;;红杏一枝出墙来 新时期欣欣向荣的水族文学[A];水家学研究(二)——贵州省水家学会第一届学术讨论会及贵州省水家学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1989年

2 潘永行;;试论水族文学艺术的民族化与现代化[A];水家学研究(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徐必常 ;水族文学的拓荒者[N];贵州日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杨守玉;九年一纵 “鹰”击长空[N];延边日报;2007年

3 杨玉梅;有大爱就有创作的动力[N];文艺报;2018年

4 本报记者 王咏刚;传统文化处境与现代文化产业[N];云南日报;2000年

5 记者 杲文川;《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资料库》获好评[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6 王先霈;《文学原理》标示新理念[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吉狄马加;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更需要与世界沟通[N];光明日报;2002年

8 学者 作家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毛志成 (北京);诗之五恙[N];光明日报;2013年

9 刘军;文学的力量[N];人民日报;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文蕾蕾;南朝士族文学与庾信创作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8年

2 白崇;西晋寒族作家依附心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6514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6514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4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