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岑参边塞诗的新变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207.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阳达;崔晓杰;;微功一可立,身轻不自怜——论王贞白的边塞诗[J];宜春学院学报;2016年01期
2 刘梅兰;;文学地理学视阈下的唐代河西边塞诗歌研究[J];理论界;2017年01期
3 刘梅兰;张全山;;汉匈关系与河西边塞诗[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4 刘梅兰;;唐代河西边塞诗歌历史地理背景论[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04期
5 李典才;;游牧文化影响下的盛唐边塞诗之诗质[J];青年文学家;2017年02期
6 张微;;高适、岑参边塞诗艺术风格之异同及成因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7年02期
7 郭弘;;论边塞诗中“陇头流水”意象符号的文化内涵[J];丝绸之路;2016年24期
8 张庆;;隋代边塞诗歌的风格及其成因初探[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9 张庆;;隋代边塞诗歌的精神表现与形成原因[J];许昌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10 关学锐;;中唐大漠孤烟中的一曲婉歌——论李益边塞诗歌[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志;张达能;;同一首诗歌在两种版本中的意境比较[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汉字文化卷五)[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本报记者 林贵鹏 通讯员 程必杰 白云非;战士诗歌,书写戍边情怀[N];解放军报;2010年
2 王瑟;文化建设丰富生活内容[N];光明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荣池;让艺术青春与伟大时代同行[N];光明日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阎福玲;汉唐边塞诗主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佘正松;中国边塞诗史论(先秦至隋唐)[D];四川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党琳;论岑参边塞诗的新变[D];上海师范大学;2019年
2 杨栖;岑参边塞诗研究[D];喀什大学;2019年
3 张欢;陆游边塞诗研究[D];延边大学;2018年
4 沈苏;魏晋南北朝边塞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5 张笑芳;初中语文古代边塞诗德育功能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年
6 刘森;唐宋边塞诗对比研究[D];西藏大学;2018年
7 侯光耀;盛唐未入幕诗人的边塞诗创作研究[D];西南大学;2017年
8 张琼文;中晚唐边塞诗意象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9 张燕;论唐诗中的“汉朝情结”[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巍;李益边塞诗歌论稿[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594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659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