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元杂剧君臣关系戏中君臣伦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2 00:43
【摘要】:在现存的元杂剧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涉及君臣题材的剧作,这些剧作通过对“君德”“臣德”,以及君臣关系的敷演,呈现出了一定的君臣伦理。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儒家文化的影响最广,最深远。儒家文化极富政治伦理色彩,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深刻影响了古代中国人的行动举止、精神气质和思维方式。儒家君臣伦理作为儒家政治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凭借完善的理论形态、鲜明的意识功能形态,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元杂剧中呈现的正是儒家的君臣伦理。值得注意的是儒学历经两千余年的发展演变,从先秦儒学到汉唐经学再到宋明理学,君臣伦理的理论形态不断变更,内涵亦有所改变。通过梳理儒家各发展阶段中的君臣伦理,发现元杂剧中的君臣伦理更接近先秦儒家的君臣伦理。这种现象的出现离不开富有政治伦理色彩的元杂剧本事、深受儒家伦理影响的元杂剧作者、广受儒家伦理浸染的元杂剧观众,也离不开先秦儒家君臣伦理本身所特有的价值内涵。绪论部分首先阐述了有关元杂剧君臣伦理的研究现状,其次说明了本文的选题缘由,最后对研究对象加以界定。正文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通过界定的元杂剧君臣关系戏的范围,在现存的161种元杂剧中选出43种反映君臣伦理的剧作,并对每一种元杂剧作出简要评价,归纳总结出元杂剧中的君臣伦理。将元杂剧中的君臣伦理和以儒、墨、道、法为代表的众家学派中的君臣伦理作简要对比,得出元杂剧君臣关系戏中呈现的是儒家的君臣伦理。第二部分:梳理先秦儒学、汉唐经学以及程朱理学中对“君德”“臣德”以及君臣关系的看法,并将其与元杂剧君臣关系戏中的儒家君臣伦理对比,发现元杂剧君臣关系戏倾向表现先秦儒家的君臣伦理。第三部分:探究元杂剧倾向表现先秦儒家君臣伦理的原因。先秦儒家君臣伦理契合人性、体系完整、述而不作,其思想价值在元代这个相对黑暗的时期,尤为引人注目。在元杂剧君臣关系戏的“本事”、作者、观众的共同推动下,先秦儒家君臣伦理依托元杂剧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207.3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霞;;以“德”抗“位”的回归——论孟子、赵岐和朱熹的君臣观[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2 田静雅;;试论元代儒家思想的传播途径[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7期

3 孙邦金;;明清儒学对君臣关系与忠君伦理的多元省思[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5年03期

4 班瑞钧;;蒙元际君臣政治关系的隐喻转向[J];贵州社会科学;2014年09期

5 邓黛;;论元杂剧中的文人从政观[J];长江学术;2014年03期

6 李友广;王晓洁;;伦理的政治化:早期儒家政治文化的理论建构向度[J];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11期

7 罗慕士;吴夏;;权威平衡:“臣”之显贵[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戴峰;;论元代戏曲中的政治伦理观念[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2期

9 朱汉民;戴金波;;胡安国《春秋传》的君臣论与宋代政治文化[J];齐鲁学刊;2010年05期

10 刘华安;;黄宗羲君主政治理论中的“协同治理”思想探析[J];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赫广霖;戏曲与儒学[D];山东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谭研;元杂剧伦理悲剧成因探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2 沈意;兼收并蓄 融百家治国之道 原始察终 明古今盛衰之理——试论司马迁以政治观为核心的思想体系[D];内蒙古大学;2004年

3 丁合林;元杂剧历史剧浅论[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593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6593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b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