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蒙古族十七年文学在汉族文学当中的传播与接受

发布时间:2020-05-14 17:55
【摘要】:本论文旨在研究蒙古族十七年文学在汉族文学界传播与接受情况。论文由导论、正文(第一至三章)、结论、参考文献及附录五部分组成。导论部分阐述了选题原因、研究目的、意义、前人研究概况及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论述阐明蒙古族十七年文学通过被译成汉文和汉语创作两种形式克服语言障碍,传播到汉族文学界的情况。在这过程中,汉译者做出贡献,蒙古族汉语创作的作家成果较为突出。第二章论述蒙古族十七年文学在汉族文学认知层面,以少数民族文学身份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组成部分的事实。但由于语言、出版时间等客观因素,汉族文学界对蒙古族十七年文学的认识不够全面。第三章阐述蒙古族十七年文学在汉族文学审美层面被评论和批评情况。汉族文学界主要关注和阐释蒙古族十七年文学民族性,虽被阐释的不够深刻,但已迈出被他者认知的重要的一步。结论部分认为,汉族文学界接受蒙古族十七年文学是蒙汉文学互动的结果,它为树立蒙古族当代文学形象奠定基础,也为今后被他者更全面、深入认识提供了有益经验。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206.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长青;;“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出版状况与编辑策略[J];湖北社会科学;2016年10期

2 向贵云;;1949-1966年中国少数民族文艺政策探析[J];中国文学研究;2014年03期

3 李晓峰;;重读玛拉沁夫[J];南方文坛;2011年05期

4 高娃;;全球化与我国当代蒙古族文学[J];黑河学刊;2009年09期

5 李晓峰;从《科尔沁草原的人们》到《草原上的人们》[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6 李晓峰;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与批评现状的思考[J];民族文学研究;2003年01期

7 徐其超;两曲社会主义祖国颂——《好!》和《狂欢之歌》之比较[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6期

8 奎曾;;嘹亮动人的新时代赞歌——评巴·布林贝赫的诗[J];中国民族;1963年09期

9 奎曾;;纳·赛音朝克图的诗歌创作[J];中国民族;1963年05期

10 奎曾;;蒙古族作家敖德斯尔的创作[J];中国民族;1962年0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洁;中国蒙古族电影论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带兄;蒙古族作家汉文小说创作研究(1949-1978)[D];内蒙古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637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6637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3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