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彭孙贻诗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4 18:26
【摘要】:明末清初是风云变幻的历史时期,朝代鼎革带来巨大的政治动荡对国家和人民的命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遗民诗人彭孙贻是明清之际的诗人、学者,战乱不仅摧毁了他的家族,也改变了他一生,他的诗歌是其悲剧命运的真实写照。本文分五个部分对彭孙贻的诗歌展开研究。第一章主要考察彭孙贻的生平及交游状况。彭孙贻出生于明朝文武世家,他的祖辈在明朝皆列高位,甲申之变改变了他的家族命运,彭孙贻的多位伯父及族兄弟在战乱中丧生,他的父亲在抗清战争中殉国。彭孙贻怀着忠孝之志归隐著述,布衣蔬食二十余年。他多与忠孝节义之人交往,中年以后接近佛道,与僧人也有诸多交流。第二章探究彭孙贻诗歌由明入清的人生书写。彭孙贻年少时期是在平静的生活中度过的,他主要书写了悠游于山水之间的行游之乐,随着明末农民战乱与自然灾害的加剧,他的书写体现了明末人民艰难的生活,农民战争中人民的流离之苦;入清之际,家国破碎,父殉国难,他的诗歌反映了明清鼎革之际的战乱与寻父途中的坎坷与悲痛。第三章主要探讨彭孙贻入清前后的心路历程。少年时期的彭孙贻胸怀雄心壮志,一心为国。明末,面对时局的变化,他内心充满人生不定的忧惧。入清以后其身心经历了家国破碎的悲苦,他面对穷与达的纠葛、贫与病的交战,在艰难的人生中,与诗、酒、佛为伴,获得心灵的救赎。第四章探讨彭孙贻诗歌风格的嬗变。彭孙贻早期行游于山水自然中的诗歌呈现出淡远清雅的诗风;中期经历了家国之变,父殉国难,此时的诗歌表现出沉壮郁勃的特点,充满了家国之痛与黍离之悲;晚年诗人在平淡宁静的生活中度过,受到佛教思想的熏陶,其诗歌呈现出宁静超脱的特点。第五章探讨彭孙贻诗歌的文学史意义。彭孙贻经历了明清鼎革的风云变幻,他的诗歌反映了明末清初的战火纷飞和人们遭受的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苦难,是这段历史的真实影像。同时面对国耻家仇,彭孙贻选择了归隐,他的人生是明末清初无数文人命运的折射,他的诗歌也是明末遗民内心挣扎和矛盾的缩影。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207.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煜;;明清诗人彭孙贻新乐府诗考论[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03期

2 张f3丽;;清词人彭孙恲家世考述[J];中国韵文学刊;2010年03期

3 王家祯;张钧;;略谈《山中闻见录》的史料价值[J];图书馆学研究;1985年02期

4 刘森W,

本文编号:26637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6637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4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