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袁宏道六朝诗学观念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31 23:02
【摘要】:袁宏道的诗学思想产生于晚明文学革新的复杂场域系统中,其六朝诗学观念自然与性灵文学思潮的发展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而独特的个体小传统对袁宏道六朝诗学观念的形成和演化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魏晋风度与“适”“狂”处世态度的影响,劲质楚风与绮丽吴风的交叉影响,前代诗论家诗学观念的启发等等,分别从历史文化场域、地域文学场域及诗学场域三方面建构起袁宏道的六朝诗学观念,并使之显现出独特的个性色彩。袁宏道对六朝诗学的接受主要是从诗人、诗史、诗学术语三个维度把握的。于六朝诗人之中,惟推举陶渊明、谢灵运二人,以“诗趣”“淡”评陶,以“诗料”论谢,并将陶渊明奉为最高审美典范“真性灵之宗”。从诗歌发展史角度来看,为摆脱传统的影响,他提出了“六朝无诗”说与“乐府不相袭”论两个特殊命题,在明代诗坛可谓独树一帜。基于文学革新观,他指斥六朝诗歌为“恶诗”“无诗”;基于通变诗史观,又认同六朝诗歌对唐诗发展的草创之功,袁氏对六朝诗歌的态度十分复杂矛盾。在诗学术语上,袁宏道对六朝诗学术语多有借鉴和承续,主要有“趣”“淡”“奇”“韵”“真”“性灵”“通变”等等,其中“趣”“淡”“奇”“韵”“真”是袁氏对诗歌审美特质的把握,“性灵”是对诗歌本质的认知,“通变”是对诗学发展的体悟。袁宏道倡言“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有利于迅速廓清拟古导致诗道寝弱的颓势,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直露俚俗的流弊。在与复古派、六朝派的六朝诗学观念对读中,展现革新语境下袁宏道六朝诗学观念的新变与偏狭。虽然袁氏对六朝诗歌整体上持否定态度,但从接受美学来讲,亦勾勒出六朝诗歌在晚明性灵文学思潮下的接受情况。本文深入探讨袁宏道对六朝诗人、诗史地位的评价以及其中透露出的诗学观念。通过历时性与共时性比较,分析袁宏道六朝诗学观念对前人的扬弃与继承,同时也探讨袁氏在性灵诗论观照下对六朝诗歌评价的局限性与偏颇性。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207.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文波;;为了什么而写诗?诗歌是什么?[J];诗潮;2005年05期

2 郑燕虹;;劳伦斯·费林盖蒂的诗学观念与诗学实践[J];外国语言与文化;2017年02期

3 赵强;王确;;从“言志”到“吟咏情性”——先秦文化、哲学与诗学观念的演进[J];当代文坛;2011年03期

4 郭文元;;论艾青的诗学观念及其与大众化的关系[J];宜宾学院学报;2006年09期

5 丁茂华;郭文元;;论艾青的诗学观念及其与大众化的关系[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S2期

6 钟仕伦;;中国诗学观念与诗学研究范式[J];文艺理论研究;2015年04期

7 王媛;;关于“兴”与艾略特诗学观念的两点探讨[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8 郭晓燕;;《查尔斯·伯恩斯坦诗选》所体现出的美国语言派诗学观念[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21期

9 陈学祖;“朦胧诗”派的心理诗学观念与中外诗学传统[J];文艺理论研究;2002年05期

10 张厚刚;;女性“疼痛”与诗之“光芒”——论微紫的诗和她的诗学观念[J];名作欣赏;2017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朱海荣;;论“气象”[A];东方丛刊(1999年第4辑 总第三十辑)[C];1999年

2 陈海燕;;谢g“圆美流转如弹丸”诗学观念考论[A];作为理论资源的中国文论——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四十二辑)[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绵阳师范学院教授、文学评论家 冯源;现代诗学观念的表达和传递[N];绵阳日报;2017年

2 翟月琴 华东师范大学;直取文本核心的诗学观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刘波;如何召唤出为人生的诗[N];湖北日报;2019年

4 杨匡汉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饮之太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陈辉;《中国诗学史》出版[N];社会科学报;2003年

6 谢天振;译者的诞生与原作者的“死亡”[N];中华读书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成;晚清诗学的演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殷学明;中国缘事诗学纂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岳佳;袁宏道六朝诗学观念研究[D];河北大学;2019年

2 董晓霞;从阿布拉姆斯的立论图式看先秦诸子的诗学观念[D];西北大学;2002年

3 段雅楠;李商隐诗题的诗观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4 黄晶;陈小翠旧体诗词创作流变论[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乔晓瑜;元好问南渡与其文学观念之形成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6 陈芳芳;徐乾学诗歌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7 王爱兵;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8 栗仪;乡乐《国风》与“诗亡隐志”的诗学观念[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9 郭晓霞;唐太宗的诗学观念及其诗歌创作[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瑞云;齐梁诗歌创作中的游戏观念[D];河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905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6905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5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