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叶灵凤早期小说创作的唯美主义特征
发布时间:2020-06-10 13:53
【摘要】:叶灵凤是活跃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坛的海派作家。其小说创作主要以1931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早期小说创作多从人的本性出发,以一种全新的审美眼光阐释主人公浪漫的爱情故事,后期小说创作集中在都市背景下主人公的欲望驰骋与爱情游戏;由于其小说创作多受到唯美主义、现代主义、浪漫主义等西方思潮影响,呈现出多种风格杂糅的特点。尽管其创作题材多集中于情爱领域被早期文学研究者过多诟病,但在八十年代后大量研究者通过对其小说创作通俗性和先锋性的解读,使得叶灵凤的小说价值得到了重新审视的机会。同时,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独特的作家,其文学创作始终在文学史上都具有研究和借鉴的价值。本文将对叶灵凤早期小说创作作品进行深入解读,通过对于文本分析等方式对叶灵凤小说创作中的先锋性与通俗性进行论证,进而探索出叶灵凤早期文学尝试阶段的小说创作中的唯美主义特征和其背后蕴含的研究价值与意义。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论述叶灵凤的理论主张。主要通过分析西方唯美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唯美主义第二次兴起过程、王尔德的唯美主义理论主张、除王尔德外其他唯美-颓废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路径)和叶灵凤之间的关系以及叶灵凤早期文学创作的理论主张(叶灵凤自身对于浪漫主义、唯美主义核心艺术观和人道主义价值观的理论主张),从而理清叶灵凤小说创作本身与唯美主义思潮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二章论述叶灵凤小说的内容特点。通过解读叶灵凤早期小说创作文本(如《鸠绿媚》、《女娲氏之遗孽》、《昙花庵里的春风》等代表作品)的思想内容(富有浪漫主义气息的爱情故事、现实主义与唯美主义交织的悲剧色彩、主人公情感中蕴含的苦闷与无奈、女性形象书写以及对于爱情的解构)来阐释叶灵凤早期创作有关浪漫的爱情传奇故事内在成因。第三章论述叶灵凤小说的艺术手法。通过分析叶灵凤早期小说创作形式(日记体、书信体的运用,神秘、空间、意象、梦境、志怪等元素的点缀,荒谬与怪诞、唯美与颓废的风格,着重表现内在情感的叙事角度),结合帕索斯、乔伊斯、爱伦·坡、王尔德、波德莱尔等西方文学巨匠的在文学创作上的艺术手法,与叶灵凤的相关创作进行对比,理清其作品内含的唯美主义、浪漫主义杂糅的现代主义艺术性。第四章论述叶灵凤小说的文学价值与不足。主要围绕文学史对于叶灵凤的评价、叶灵凤小说创作的时代特征、叶灵凤早期小说创作的成就与不足等方面来进行阐述。首先,结合叶灵凤的核心艺术观、早期与晚期小说创作的异同来分析“象牙之塔的浪漫文学”这种叶氏独有的艺术构思的成因;其次,通过分析叶灵凤个人人生经历和受到西方文艺思潮的诸多影响来分析其小说创作具备的先锋性和通俗性特点;再次,结合“五四”时期的时代背景和叶灵凤个人经历分析其早期小说创作的历史局限性;最后,结合以上观点得出结论。本文的结论是,叶灵凤早期的小说创作受到了诸如王尔德、波德莱尔和比亚兹莱等西方唯美主义先驱的影响,秉承“为艺术而艺术”的核心艺术观和人道主义价值观,进行了大量系统性的文学尝试。在借鉴西方小说创作技巧和摒弃我国古代小说创作理论范式的基础上,逐渐摸索出一条适合自身的创作路线。从借鉴西方现代主义小说创作技巧的角度来看,将约翰·沃夫冈·冯·歌德、马塞尔·普罗斯特、爱伦·坡、安德烈·纪德、詹姆斯·乔伊斯、杜斯·帕索斯、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斯的现代主义写作技巧融入自我理解,在心理分析、第一人称叙事、梦境叙事、嵌套式叙事、女性形象书写、悲剧元素的使用以及志怪和神秘元素运用等方面,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大量的文学尝试和形式创新,使之在特殊时代背景下,在社会文化发展需求上有了新的文学价值,虽有一定程度的时代精神缺失,但瑕不掩瑜。其以精巧的艺术构思和大量异域格调为基准的小说创作风格,创作出了一批极具艺术价值的小说作品。总的来说,叶灵凤进行的多种文学尝试,为后续以唯美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可以借鉴的文本经验。同时,将唯美、浪漫、颓废等特质杂糅在一起,结合现代主义艺术表现形式,辅以奇特想象、精巧构思,将当时的社会有关情爱的诸多问题映射于其早期文学创作之中。叶灵凤的早期小说创作在先锋性和通俗性两端的多种文学尝试更为海派的后辈作家们提供了一种可以借鉴思考的理论范式。也正因此,叶灵凤早期的小说创作的文学尝试更有着不容被忽视的文学价值和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207.42
本文编号:2706381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207.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古远清;;“象牙之塔的浪漫文字”——读叶灵凤的性爱小说[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厉向君;;叶灵凤小说中蕴含着人道主义的性道德[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9年02期
3 陈绪石;;论读者的传统文化心理对现代海派文学的导向作用[J];社会科学;2008年11期
4 李淑萍;;论叶灵凤的早期小说[J];韶关学院学报;2007年11期
5 张高杰;;论叶灵凤小说的“颓废”意识[J];求索;2006年10期
6 曹艳红;“醒过来的人的真声音”——试论五四新文学早期小说中的爱情表达[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金炫Wp;春风吹过死水微澜——五四小说“性描写”之我见[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朱曦;模仿、解构:创造社“小伙计”作家的小说模式[J];学术探索;2003年10期
9 卢建红;性与性别: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小说叙事[J];中国文学研究;2003年02期
10 胡景战;叶灵凤小说简论[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本文编号:27063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706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