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苏童小说与中国叙事传统

发布时间:2020-07-09 21:29
【摘要】:苏童以先锋作家的姿态步入文坛。其实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苏童的写作逐渐游离了原来的先锋实验色彩,表现出对传统的回归,这与中国叙事传统有诸多暗通款曲之处。苏童之所以回望传统,与其生活在古典文化浓郁的江南城市文化密切相关,亦与苏童本人的敏感心性与忧郁气质勾连,加之童年时期的家庭影响。苏童小说总体上呈现奇幻诗境,写鬼神,塑造传奇类人物,有空灵幻化的叙事元素;同时以古雅优美的语言,营构小说的诗性韵味。如此幻化与诗化的特征,是与唐传奇空灵玄幻、诗骚色彩相沿袭的。苏童小说的对历史想象性重构,对中国“讲史”话本传统有继承也有新变。继承方面多述家族争斗,帝王将相。新变方面则不再拘泥于“三虚七实”,而是以新历史主义方法,把历史完全“文本化”。与此同时,“常中见奇”的情节设置、“包孕式”的故事讲法,与话本的叙事结构类同。苏童以浓郁的古典文人气息书写着妻妾间的明争暗斗,笔下的“红粉佳人”多沦落红尘,此又与《金瓶梅》《红楼梦》等章回小说如出一辙。苏童小说的时间观循环下暗涵着古典的宿命意识和循环论思想,空间环境的流转预示着人物命运的变迁,这与中国传统古老意识形态中天道轮回、因果报应道德观念息息相关。这亦益于苏童从章回小说汲取的营养。苏童小说与中国叙事传统的悠然相通的地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家个人的取舍决断与时代文化氛围,是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传统要素与苏童本身的西方文学修养的融渗、结合,形成了苏童小说别具一格的特点。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207.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萌;杨波;;论苏童小说的恐惧色彩[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9年02期

2 安颖;;《狂奔》中的死亡恐惧[J];文教资料;2016年25期

3 梁海;;“纸上的南方”——论苏童小说的空间叙事[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年05期

4 王凤语;;欲望的叫嚣——读苏童小说《黄雀记》[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5 吴舒婷;;论苏童小说的差异性重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6 张政;;浅析苏童小说中的少年形象研究[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5年01期

7 甘林全;;论苏童小说中的少年形象[J];北方文学;2017年03期

8 阮姣蓉;周才庶;;论苏童小说中的颓废世界[J];青年文学家;2017年06期

9 陈艺佳;;从《河岸》中看苏童小说的漂泊意识[J];青春岁月;2015年01期

10 冯妮;;先锋·历史·现实——多重视野下的苏童小说研究[J];当代文坛;2014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本报实习记者 李超;张学昕:苏童小说,南方想象的诗学[N];中国艺术报;2012年

2 贝思;苏童小说,坚硬如水[N];文艺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蒋肖斌;跳出床榻之争的宫斗剧才有未来[N];中国青年报;2016年

4 深圳作家 马虹玫;生生不息 其乐融融[N];证券时报;2016年

5 晓宁;第五届辽宁文学奖三个奖项评选揭晓[N];文艺报;2008年

6 路中林;比抄袭更可怕的是论文的贬值[N];南方日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薛美秀;基于修辞学视角的苏童小说语言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璐;苏童小说与中国叙事传统[D];河北大学;2019年

2 缪玲;苏童小说人物的精神世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8年

3 郝帅;论苏童小说中的苦难叙事[D];辽宁师范大学;2018年

4 王艳;精神分析视域下的苏童小说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8年

5 陈倩;苏童小说的电影改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8年

6 陈欣倩;论苏童小说的空间叙事[D];湖南大学;2017年

7 朱虹;苏童小说的疾病书写[D];陕西师范大学;2017年

8 叶林芳;苏童小说的影像传播研究[D];浙江传媒学院;2018年

9 李海玲;试论苏童小说中的疾病叙事[D];武汉大学;2017年

10 韦伊;苏童小说的空间叙事[D];华侨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480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7480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7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