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文化生态视角下昭苏县民间祝赞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0 16:11
【摘要】: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昭苏民间祝赞词为主要研究内容进行调查分析。民间祝赞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口头文学艺术形式之一,是在说唱场境中为构建人际间和谐关系所吟诵的祝福话语,是增进人际团结和友谊的润滑剂,是促进地方社会和谐的宝贵精神财富。无论在传统社会生活还是现代社会生活中,祝赞词以其广泛的实用性和经久的艺术生命力,已经成为当地民众生活的有机组成。昭苏祝赞词是昭苏民众对当地生产生活的独特感悟,笔者收集了大量昭苏民间祝赞词,在对其进行整理分类的基础上,从文化生态视角重新解读并丰富了其生态内涵。从生态层面来说,民间祝赞词用发自内心的赞美歌唱自然,引导民众用祝赞词规范约束自己生产生活行为,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稳态模式;从精神层面来说,民间祝赞词以赞颂的形式达成了精神能量的净化和畅通,帮助民众形成正确的生态观和人生价值观。昭苏县民间祝赞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大量存在于民俗生活、节日仪式中,表达了民众对生活幸福美满与万事顺心如意的期望,是民众在长期生产中创造出的富有山地草原文化气息的民间说唱艺术。当下随着文化变迁的加速,昭苏县会唱祝赞词的民间艺人越来越少,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应加大传承和保护的力度,激活民间祝赞词的艺术生命力。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207.7
【图文】:

朋友


笔者在祝颂家休腊家进行访谈,奶奶与她朋友们合影留念

新疆大学,学位论文,朋友,硕士研究生


笔者在祝颂家皮日达家进行访谈

文化生态视角下昭苏县民间祝赞词研究


笔者在努尔夏白·阿力白家进行访谈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佚名;;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祝赞词[J];老年世界;2016年11期

2 郎润芳;贾海娥;;藏族祝赞词[J];西藏研究;2012年01期

3 郭永明;蒙古祝赞词在民俗中的地位和作用[J];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3年05期

4 柔金措毛;;诗性智慧:论藏族祝赞词的形成及文体特征[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2期

5 曹晋;;察哈尔蒙古族祝赞词研究[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02期

6 卡·才仁道尔吉;;论蒙古族祝赞词民俗文化特性[J];西部蒙古论坛;2010年02期

7 郝延省;;蒙古族“那达慕祝赞词”及其文化特征[J];山西档案;2015年04期

8 张云;张付新;;新疆蒙古族祝赞词文化艺术探析——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为个案[J];河套学院论坛;2018年02期

9 千玲玲;;侗族祝赞词探析[J];凯里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赵永铣;蒙古族婚礼词的艺术特征[J];内蒙古社会科学;1999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林理;欢乐的日子里,一定要听“祝赞词”[N];中国文化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师艳芳;蒙古族祝赞词:永恒的祝福与赞美[N];巴音郭楞日报;2008年

3 记者 查燕荣;永不退休的红色文艺轻骑兵[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9年

4 曹莉 马旭祖 索龙高娃;马背上的肃北[N];酒泉日报;2010年

5 旺楚格;扎根民族沃土 弘扬优秀文化[N];鄂尔多斯日报;2015年

6 张晓东 徐增艳;文学艺术创作硕果盈枝[N];鄂尔多斯日报;2013年

7 银春霞 任龙;西苏旗依托草原品牌优势打造特色民族文化[N];锡林郭勒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杨慧军;又有13项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N];内蒙古日报(汉);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斯琴;文化生态视角下昭苏县民间祝赞词研究[D];新疆大学;2019年

2 平措旺拉;后藏婚礼祝赞词研究[D];西藏大学;2014年

3 乌达木;蒙古族居所祝赞词民俗探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491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7491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9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