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雷平阳诗歌研究与当代诗歌理念

发布时间:2020-08-01 10:35
【摘要】:雷平阳是当代诗坛上具有重要影响的诗人,他的诗歌在诗坛上引发了几次时间久且范围广的讨论。本论文梳理有关雷平阳诗歌论争的缘起和过程,展现其创作特色及论争所围绕的几个重点内容,从中概括分析有关雷平阳诗歌论争的分歧和共识,进而探究揭示当代诗歌理念的内涵与特征。全文结构如下:绪论:说明研究的意图、意义及既有研究成果综述。第一章:呈现有关雷平阳诗歌形式的论争。梳理论争的缘起和过程,围绕论争的焦点呈现其中的肯定性意见和否定性意见,探究其中的分歧和共识,同时也揭示出论争中赞同意见多于否定意见的事实。第二章:呈现有关雷平阳诗歌意象的讨论和研究。雷平阳在诗歌中以大量的自然山川意象和日常生活的细节描写,塑造出丰满的“云南形象”。诗坛上的讨论肯定雷平阳诗中的“地域性意象”及其在“个人风格”建构上的意义。第三章:呈现有关雷平阳诗歌中的“乡愁”研究。雷平阳诗歌中的“乡愁”母题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诗坛上的讨论肯定雷平阳诗歌中的“乡愁”表现,尤其肯定其在“乡愁”中融进现代人的焦虑和向往。第四章:呈现有关雷平阳诗歌中的“死亡意识”研究。雷平阳在诗歌中所表现的“死亡意识”引人注目,在诗坛上引发了广泛讨论。在如何书写“死亡意识”的具体方式上人们有所分歧,但都肯定雷平阳通过表现“死亡意识”所揭示的对生死意义的思考和探究。第五章:呈现有关雷平阳诗歌中的“生态意识”研究。雷平阳的诗歌中表现了深刻的生态意识,诗坛上对此有较多的讨论,人们几乎是一致地肯定雷平阳诗歌中的“生态意识”表现及其直面当下环境问题的现实关怀。结语:一个时代的诗歌理念,是通过人们阅读诗歌的趣味和评判诗歌的标准体现出来的,具体地说,是通过人们评判诗歌的形式、内容及其诸多构成要素的趣味和标准中体现出来的。因此,总结分析上述五章有关雷平阳诗歌的讨论和研究,即可看出其中所呈现出来的一些共识或共同点,集中体现着当代诗歌理念的一些共同点及主要内涵:1.对诗歌形式的创新持一种包容甚至是放纵的态度。2.诗人应注重“地域性意象”的择取并从中建立“个人风格”。3.诗歌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以新的思想意识拓展诗歌关注现实的视角和领域,进而表现出直面现实人生的新体验和新思考。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207.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少君;;创建当代诗歌的美学和意义世界[J];长江学术;2016年04期

2 马春光;;当代诗歌:历史寻踪与美学辨析——以三部当代诗歌史著为中心[J];文艺争鸣;2016年11期

3 周瓒;;“倾斜着”说出的“真理”——反思当代诗歌批评的一个视角[J];探索与争鸣;2016年12期

4 张涛;;诗歌文化地理与当代诗歌线性历史的终结——“当代诗歌的文化地理与地方美学”研讨会综述[J];文艺争鸣;2017年09期

5 林红霞;;构建当代诗歌创作与批评的健康空间[J];唐山文学;2018年12期

6 孙文娟;;当代诗歌中的女性意识研究[J];北方文学;2017年36期

7 燎原;;卷首语[J];青海湖;2016年11期

8 邱婧;;《中国彝族当代诗歌大系》简介[J];阿来研究;2016年02期

9 殷鉴;;当代诗歌的艺术问题[J];星星;2016年35期

10 董迎春;;大诗写作 身体在场与诗、真理合一——以海子、昌耀为例的考察[J];南腔北调;201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陶德宗;;巴蜀诗人对中国海峡两岸当代诗歌的开拓与贡献[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2 马永波;;当代诗歌中的元文学意识[A];中国新诗:新世纪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两岸四地第三届当代诗学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邵孝文;;诗歌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语言——有感于徐俊国《在上海》[A];徐俊国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赵四;;研讨会综述[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三辑)[C];2007年

5 洪子诚;;诗歌的“边缘化”问题[A];新诗研究的问题与方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马云鹤;;场域厮杀下的地志学书写——浅析何文诗集《血液里的火》[A];当代文坛(2016增刊2)[C];2016年

7 耿林莽;;浓情淡墨,深沉朴素——徐俊国诗歌阅读札记[A];徐俊国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陈亮;;同路人和持灯者——吴思敬先生之于当代诗歌[A];诗坛的引渡者——吴思敬诗学研究论集[C];2012年

9 王巨川;;非诗时代的诗歌语境及其生长空间——兼论中生代诗人的身份及其诗歌精神特质[A];“中生代与新世纪诗坛的新格局——两岸四地第五届当代诗学论坛”论文集[C];2013年

10 柯雷;梁建东;张晓红;;当代中国的先锋诗歌与诗人形象[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许e

本文编号:27773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7773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4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