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论法式善对文学文献的整理与贡献

发布时间:2020-08-09 16:42
【摘要】:法式善(1753—1813),乾嘉时期蒙古族学者,官至国子监祭酒,一生著述颇多,除留下诗歌三千多首、文集七卷外,还主持或参与了《四库全书》《熙朝雅颂集》《八旗诗话》《全唐文》等大型图书的编纂,并整理了宋、元、明、清作者的文集。另撰有《清秘述闻》《槐厅载笔》《陶庐杂录》等掌故文献著作,是典型的馆阁文臣。本文对法式善的文学文献整理与价值展开了系统论述。探讨其文献整理方法、整理思想及其整理文献的得失。法式善在文学文献上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其收集文献之广博,而且还提出了文献整理的“重考据”“采散佚”“彰细微”一系列的方法。法式善的最大贡献在于其“别有会心,不为前人眼光罩定”的独创性,“不分尊卑,存留寒uo遗才之诗文”的价值以及“和而不同,保留民族文学文献”的贡献。同时,本文也指出了法式善整理文献的疏漏与错误。本文关注少数民族作家文献整理的价值与贡献,对于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文献上的方便。篇末列有附录,是笔者在研读过程中将《梧门诗话》一书与《清史稿艺文志及补编》《清史稿艺文志拾遗》《清代诗文集汇编》进行比较,发现各书收录之著作家及其作品不尽相同,今一一罗列,以见各书大概,为今后各书的补遗提供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2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华泉;;《清史稿艺文志拾遗》的成就与不足[J];古籍研究;2003年04期

2 姚金笛;;《清史稿艺文志拾遗》订误[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姚金笛;;《清史稿艺文志补编》订误[J];图书情报工作网刊;2011年05期

4 赵晨;;《清史稿艺文志拾遗》订误[J];菏泽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5 杨洪升;;读《清史稿艺文志拾遗》札记[J];图书馆杂志;2007年03期

6 汤华泉;《清史稿艺文志拾遗》的成就与不足[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7 ;《清史稿艺文志拾遗》简介[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4年01期

8 黄爱平;拾遗补阙 嘉惠学林——《清史稿艺文志拾遗》读后[J];清史研究;2003年02期

9 王绍曾;;《清史稿艺文志》易类拾遗[J];周易研究;1989年02期

10 王绍曾;;《清史稿艺文志》易类拾遗概谈[J];周易研究;198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程远芬;;传统索引编制的学术性及其在新时期的意义——《清史稿艺文志拾遗索引》编纂工作的回顾与思考[A];2005年中国索引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刘繁;;杨浚著述辑考[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曾庆淼;张庆余;;论清代名人存世书目收集整理及其数据库的构建[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钟少华;为《清史稿艺文志拾遗》献芹[N];中华读书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祝晓风;清人著作知多少?[N];中华读书报;2002年

3 ;百年以来目录编纂之盛事 有清一代文献括存之大业[N];中华读书报;2002年

4 严佐之;继承传统 铸造新知[N];光明日报;2005年

5 戴逸;序清史编纂工程[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6 王承略;辛勤治学七十载 山东文献第一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王承略;风范永在 事业长存[N];联合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郑诗傧;《清史稿·艺文志》及《补编》、《拾遗》之子部小说著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白雪;论法式善对文学文献的整理与贡献[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年

2 张焕敏;晚清浙江学术转型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蔡晓飞;清代女教书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4 张栋;汪琬诗文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5 刘繁;杨浚及其著述与交游考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873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7873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7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