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少年文艺》(1953-1966)与“十七年”的儿童文学教育

发布时间:2020-08-17 10:03
【摘要】:建国初期,少年儿童得到极大关注,儿童读物被视为教育儿童的途径之一。面对儿童读物稀缺等问题,国家逐步构建起新的儿童文学秩序,《少年文艺》应运而生,成为建国后创办的第一份以少年为读者对象的文艺月刊。而杂志以初中生为主兼顾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读者定位,意味着处在或即将步入青春期的少年也在其定位之中。《少年文艺》在1953年7月创刊后,曾于1960年8月-1961年4月休刊9个月,1966年7月后再次停刊,在曲折复杂的发展历程中,杂志面貌处于变动之中,编辑个人的办刊理念和文学追求亦难以充分实现。《少年文艺》在1953—1966年的发展流变,折射出“十七年”时期少儿期刊的生存状态。杂志注重通过儿童文学对少年儿童进行培养和教育,在“十七年”文学的框架下,阶级斗争教育是儿童文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伴随外部思潮的变动,科学教育、审美教育亦曾在阶级斗争束缚之外,发展出一定特色。通过对《少年文艺》(1953-1966)的考察,一定程度上能触摸到五六十年代少年儿童所处的教育氛围和成长空间,而在当时个人融入集体和国家之建设进程的社会情境中,亦可透过少年习作,关注他们的自我表达和言说。此外,《少年文艺》曾以“教育意义”作为评判文艺作品的标准,这一模糊的评价标准,其涵义随着主流话语的变化而变化,导致杂志常在文学性、教育性乃至教育工具性间游移,“儿童相”显出多重面相,杂志的立场、作者命运亦发生变化,杂志的风格在“新少年”和“小老头”间摆动。五六十年代的《少年文艺》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同时也促使人们反思当代的儿童文学教育。在自外向内的约束性教育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之间,儿童文学究竟该处于何种立场,仍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207.8
【图文】:

毛主席


少年们心中开辟了一个园地:“作家们将要在这儿栽培出鲜花来有教养,更具有充沛的精力和坚强的信除了发刊词,创刊号上共有十篇文在家的时候》和《这可不能怪我》童趣盎阮瑛合著的《金河两岸的歌声》描写了的《爱国诗人屈原》,是钱景文提前约礼物》以书信形式展开,一个中国小学生介绍父亲在朝鲜战场上的经历。严修的幸福生活。还有苏联作家两篇描写苏联幸福的苏联儿童》。另有何公超的书评图1-1《向毛主席献礼》1953.7

稿约,科学作品,资本主义国家,童话


953.7《本刊稿约》

文学体裁,少年,统计表


《少年文艺》的具体形态相异,可对《少年文艺》(1953-1966)的文学体裁概貌发现,诗歌、小说.故事的发表篇数,几乎占据图 1-3 《少年文艺》(1953-1956)主要文学体裁篇数统计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广益;;史料学视野中的中国科幻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2 许军娥;;互动与发展——中国儿童文学重要期刊与儿童文学的发展轨迹探寻[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3 汤素兰;;中国儿童文学中儿童观的多重面相与当代使命[J];中国文学研究;2014年01期

4 杨荷泉;;丰子恺与周作人儿童文学教育思想比较及其当代意义[J];文艺争鸣;2013年04期

5 张梅;;从晚清到五四儿童期刊上的图像叙事[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08期

6 方卫平;;从“事件的历史”到“述说的历史”——关于重新发现中国儿童文学的一点思考[J];南方文坛;2012年03期

7 杜英;;重构文艺场域与文艺机制(1949-1956)[J];中国文学研究;2012年02期

8 吴其南;;红色儿童文学的时间维度[J];东岳论丛;2012年03期

9 任哥舒;;一座永葆少年活力的经典老花园——记《少年文艺》的辉煌和传承[J];编辑学刊;2010年05期

10 张心科;郑国民;;20世纪二三十年代儿童文学教育兴起的原因探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韩松;;科幻文学与东方民族的现代性[N];中华读书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蕾;“接班人”问题与1960年代初的文学—文化想象[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若晖;燃情时代的科学文艺[D];重庆大学;2016年

2 朱欢;《<儿童文学>头条》50年社会情境逻辑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3 姚瑶;打造接班人:新中国少年儿童形象的建构及传播[D];复旦大学;2013年

4 周丽薇;少儿期刊的品牌文化构建与传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涂春梅;“十七年”儿童文学中的“新中国儿童形象”[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瑞祥;青年往何处去?[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鲁丹;《儿童文学》刊物近十年的发展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951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7951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a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