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高宗朝贬谪诗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4 19:59
“南宋高宗朝贬谪诗研究”这一课题将主要活动于南宋高宗在位时期(1127-1162)的贬谪诗人及其创作的诗作作为研究对象,并以中国古代文学史作为参照系和坐标,系统分析在南宋高宗在位期间,此类贬谪诗的整体状况和不同特点,定位其在我国古代贬谪诗歌、贬谪文学乃至整个文学史中的历史地位。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本论文的选题缘起和动机,分别从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角度论述了此研究的缘由和必要性;其次是厘定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即何为“贬谪”以及“贬谪诗”;再次是梳理并总结了有关这一课题到目前为止的研究现状,在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充分分析和肯定的同时,亦对目前的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加以明晰;第四是从理论上阐述和说明本论文所选定的贬谪诗人作为研究对象的缘由;最后阐述本文具体的研究理路和方法。第一章主要聚焦在两宋之际大的时代背景下,南宋高宗朝整体文学和文风的状况及其演变轨迹。一是向前延伸回顾了北宋末年动荡的时局、官场的腐败和在此影响下南宋高宗朝的浇薄士风与新变;二是对宋高宗“最爱元yP”政策提出的历史背景与来龙去脉加以分析和梳理,并对在此背景下所产生的崇黄热、崇苏热和禁毁道学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三是对此期以“和议”为“国是”背景下的高压文化政策进行了审视,着重从文祸和文禁两个角度,分析其对当时诗人的心理与创作所造成的不良后果。第二章着眼于高宗朝贬谪诗人的交游与创作群体的形成这一主题。南宋初,由于此期文人雅集的风行,文坛唱和之风达到鼎盛;与此同时,当时诗坛围绕着“和战”主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上述两方面因由的叠加和共同作用,使得持有相同理念的贬谪诗人之间交与往还,进而在当时的贬谪诗坛上逐渐形成了以“四名臣”为中心的主战派贬谪诗人群体、“江西诗派”贬谪诗人群体和与这两个群体各有交集的其他贬谪诗人群体三个部分。其中:以“四名臣”为中心的主战派贬谪诗人群体成员之间的交游分别以李纲、赵鼎、胡铨为中心,并以他们为中心展开;“江西诗派”贬谪诗人群体成员之间的交游则以吕本中为中心,这种交游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巩固了“江西诗派”作为一个流派的地位;其他贬谪诗人群体则分别以程俱、汪藻和叶梦得等人为中心,考察与之有诗歌交往酬唱的诸多此期贬谪诗人。第三章对南宋高宗朝时期活跃于诗坛的诸多贬谪诗人的心态予以重点阐发。与历史上的诸多贬谪文人相类似,活跃于南宋高宗朝诗坛的贬谪诗人们在心态上也呈现出复杂多样化的状态。本论文在此章对这些贬谪诗人的诸多心理感受予以系统、细腻的分析和阐发,这其中既有对其因贬谪遭遇而产生的怀才不遇之愁苦愤懑感受的分析,亦有对其徜徉于自然山水中而生发出的高扬个性之闲暇超逸心境的体认;还有对其因文人士大夫的本色而对国家和人民无限挂念的传统美德之表述,更有对其在仕途失意后因心灰意懒而产生的思乡归隐之幽情的体悟。第四章对高宗朝贬谪诗歌的总体艺术特质进行了详细论述。此期众多贬谪诗歌的一个显著特征可以归结为审美趣味的平淡化。具体来说,审美趣味的平淡化体现为此期贬谪诗人们能够在穷困羁旅之时,保持心态平和旷达之心境,并自得其乐;而平淡化特征则可从平淡自然的语言、清丽通脱的意境和闲适旷达的情怀三个角度予以审视。第五章考察的是此期贬谪诗作之所以在整体上呈现出上述艺术特质的缘由。本论文认为,正是由于此期贬谪诗人们在批判地继承“元yP”诗歌艺术成就的基础上,多元化汲取历代伟大诗人诗作的成就,才有了南宋高宗朝贬谪诗歌创作的较高艺术水平,这可以通过考察其对苏轼、陶渊明、杜甫和黄庭坚等人诗歌艺术手法的学习和借鉴过程而得到答案。
【学位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I207.22
本文编号:2812517
【学位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I207.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海容;;“唐诗无避隐”刍议[J];中国文学研究;2016年03期
2 丁楹;;南宋迁岭文人李光、赵鼎的文化性格与人生思考[J];古典文学知识;2016年04期
3 周艳舞;;赣南文化对贬谪士人的影响浅析[J];黑龙江史志;2016年05期
4 黄君;;关于唱和诗用韵的考察[J];中国韵文学刊;2016年02期
5 段莉萍;;宋代学者郑厚及其真诗论考[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1期
6 连国义;;宋高宗绍兴更化与诗坛新变[J];学术交流;2016年02期
7 夏汉宁;黎清;;宋代江西文学家的诗创作——以欧阳修、王安石、黄庭坚、杨万里为中心[J];江西社会科学;2015年07期
8 侯体健;;南宋祠禄官制与地域诗人群体:以福建为中心的考察[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9 许浩然;;诗学、私交与对金态度——胡铨、周必大的乡邦唱和[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10 顾友泽;陈媛媛;;苦难与道义的博弈——论宋代南渡时期贬谪诗人的创作[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本文编号:28125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12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