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理学家与刘克庄诗学
发布时间:2020-09-14 11:09
刘克庄是晚宋文坛最后一位大家,他诗、词、文兼擅,有着极为丰富的创作经验,并且在诗学理论上也卓有建树。与此同时,刘克庄作为一名诗人,却有着深厚的学术背景,并与晚宋时期诸多理学家皆有交往。这些理学家虽然主要从事哲学学术活动,但由于诗学也是传统儒家学术中的一种,因而诗学在各派理学家那里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呈现。浸淫于晚宋理学盛行的时代风气中,这些理学家的诗歌理论对刘克庄影响如何,这是本文所探讨的主要内容。本文选取对刘克庄影响最大的三个理学派别——艾轩学派、道学与永嘉学派,梳理各派主要学者诗学理论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探讨林光朝、真德秀、叶适等理学家的诗论对刘克庄诗学的影响。本文共分为三章。绪论部分综述近些年与本论题相关的研究成果,分别整理了有关刘克庄诗歌理论的研究、关于南宋后期诗歌理论背景的研究,以及涉及南宋理学与文学关系的研究;并说明研究原则与方法,介绍文章主要内容。第一章探讨艾轩学派的理学家与刘克庄诗学之间的关系。这一部分主要述及艾轩学派创始人林光朝的学术思想与诗学观念,艾轩学派中庸、务实的学术特点从思维方式上给刘克庄以极大影响,深厚的史学修养赋予刘克庄以反思精神和批判精神,而艾轩及其后学对诗歌艺术以及性情的重视是刘克庄诗学思想最厚重的底色。第二章以真德秀为核心,考察以真德秀为代表的道学家诗学理论对刘克庄诗学的影响。刘克庄对真德秀严苛的选诗原则颇不以为然,却又受道学家诗学理论的影响,有尊古崇古、崇尚教化的倾向。第三章以叶适为核心,探讨刘克庄诗学与永嘉学派诗学理论之间的关系。叶适的学术观点与艾轩学派颇有相通之处,对诗文有比较通达的态度,故而刘克庄虽未与叶适有学术上的师承关系,却无论在学术思想上还是在诗学理论上都颇能与叶适相合。而叶适对道学家的深刻批判也为刘克庄对诗歌发展状况的反思提供了重要的视角和依据。
【学位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I207.22
【学位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I207.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晟;;南宋文学批评的“以性情为本”:对刘克庄的考察[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2 何忠盛;;论刘克庄的理学思想与文学创作[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3 周炫;;刘克庄与王迈、林希逸的文学交游述考[J];湖南社会科学;2014年04期
4 周炫;;刘克庄与艾轩、湘乡学术渊源探究[J];文艺评论;2014年04期
5 史伟;;宋元之际的理学诗风及其反拨[J];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06期
6 史伟;;南宋诗歌地位、作用、功能之变迁[J];社会科学家;2012年09期
7 侯体健;;论刘克庄晚年诗歌主流——从“效后村体”谈起[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8 周炫;陈建森;;从师友交游看刘克庄的文学及仕途[J];学术研究;2011年09期
9 史伟;;南宋“选体诗”的重新发现及其诗学意义[J];中国文学研究;2010年03期
10 史伟;;宋末“晚唐体”与唐诗史的梳理[J];中国文学研究;200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何忠盛;刘克庄诗学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石明庆;理学诗论与南宋诗学[D];南开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马津;南宋莆田诗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2 李梦;林光朝及《艾轩集》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3 司亚萍;赵汝
本文编号:28180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18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