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创造社”作家的“爱情叙事”研究(1921-1929)

发布时间:2020-09-17 20:42
   以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等作家为首的创造社,凭借澎湃的激情和厚重的使命感在现代文学史的书写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备受彼时文坛青睐的“爱情”题材,作为呐喊个性解放、反叛陈腐礼教的突破口,同样也在创造社作家笔下得到文本化回应,成为研究社团创作难以回避的重要话题。本文试图打破传统的研究思路,立足于社团整体,依托创造社从1921年到1929年发行的系列期刊及其出版物,深入解读“创造社”作家“爱情叙事”的意义与价值。论文主要分为导论、四个章节和结语等六个部分。导论重点回顾本课题的研究历史,阐述本文的研究意义与价值;第一章界定研究对象,说明“爱情叙事”的内涵与外延,重点对“爱情”一词进行词源学考察,发现其在创造社时代的内涵演变,由此探究作家在转型期的现代中国对“爱情”一词的文本阐述与意义建构,同时对“创造社作家”进行范围划定并以“浪漫主义”定位为基础分析其创作观念;第二章从哲理层面解读创造社作家的爱情叙事文本,探讨其中超越时代精神的具有普泛性的人文内涵与哲思底蕴,感受作家对个体生命和平凡人生的关注与思考;第三章则着力挖掘爱情叙事的社会内涵,通过特定的主题、形象和观念等具体问题串联起相关叙事文本,讨论时代精神的具体状况与生成语境,发现创造社作家在书写相同主题时更为深入而理性的思索,并从现代思潮与传统文化等方面探究其婚恋观的形成渊源;“爱情”不仅仅是时代声音的传递,更是个人话语的言说,第四章选取爱情叙事中惯用的“性爱”主题为切入口,窥探个人精神世界的幽深之处,解读创造社作家借此所呈现的灵与肉、爱情与婚姻、情爱与伦理、个人情感与时代规约之间的种种关系,丰富爱情叙事的内涵与意义;结语部分大致总结创造社作家的爱情观念与爱情叙事的主要内容,简论其对彼时社会与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与价值,以及叙事中所呈现的矛盾之处。
【学位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I207.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解志熙;;爱欲抒写的“诗与真”——沈从文现代时期的文学行为叙论(中)[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11期

2 李跃力;;论“革命话语”对情爱伦理的重构及其本质[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02期

3 武继平;;论郭沫若早期小说的叙事策略[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05期

4 姚玳玫;;1924—1926:生存夹缠与中期创造社的海派变异[J];文学评论;2009年04期

5 何希凡;;阴差阳错的“情” 回光返照的“爱”——简论《过去》在郁达夫小说创作中的独特意义[J];名作欣赏;2008年21期

6 徐仲佳;新道德的描摹与建构——张资平性爱小说新探[J];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01期

7 朱慧玲;现代才子气与郁达夫的游记散文创作[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8 魏建;论前期创造社的小说美学思想[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9 李兆忠;陶晶孙的“东瀛女儿国”[J];文学评论;2003年06期

10 徐仲佳;郁达夫张资平性爱观差异论[J];齐鲁学刊;200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史元明;“革命+恋爱”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2 王澄霞;创造社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戴思迪;叶灵凤—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文学现象[D];安徽大学;2014年

2 路杨;“爱欲书写”:1920年代中后期新文坛小说风尚研究[D];北京大学;2013年

3 周薛亚;论滕固的唯美—颓废主义倾向[D];南京大学;2012年

4 王席文;“创造社出版部的小伙计”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5 汤灿;《创造月刊》1926-1929[D];汕头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212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212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9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