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水浒传与侠义精神

发布时间:2020-09-29 10:47
   侠义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在真实历史还是文学作品中,侠客与侠义精神都是历久弥新的话题。从西汉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与《史记·游侠列传》中为侠客独立列传开始,侠义精神经过历史长河的演变,也有了自己固定的内涵与特征。《水浒传》是我国英雄传奇类白话小说的代表作品,虽不能被称之为武侠小说,但其中一些典型人物也展现出大侠风范,除此之外,从《水浒传》中一些人物的言行也能看出其对于侠义精神的背离。本文试图从历史与文学两个角度出发,系统探讨《水浒传》与侠义精神之间的关系,研究《水浒传》对于侠义精神的继承发展与背离。全文总共由绪论、正文、结语等三个模块组成。绪论是对于目前《水浒传》与侠义精神的研究综述,以及本选题的目的与价值。《水浒传》一直是学界的热门所在,关于《水浒传》与侠义精神的论述也颇为常见,但大多集中在对于全书中单个人物形象的具体分析,缺少与侠义精神的全局联系。同时较少与成书的时代背景联系起来,以侠义精神的视角去分析《水浒传》的现实意义,所以本文的研究目的有一定价值。正文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对于宋明之前文学作品与现实历史中的侠义精神进行一个大致的梳理,将春秋时期的墨家思想与西汉时期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与《史记·游侠列传》中的思想总结为侠义精神的萌芽与兴盛期,将魏晋时期与唐代唐传奇中的侠义思想总结为侠义精神的过渡与繁荣期。从此可以看出,侠义精神虽在不同的历史时代表现不尽相同,但是其内在的精神本质与内涵,已经在西汉时期有了确切的范畴定义,也在随后的历史时期得到了发展。第二章探讨《水浒传》中对于侠义精神的继承与发展。在梁山众人的言行中,能够看出其仗义疏财、打抱不平、不畏强权等性格特征,而这是符合侠义精神的要求的。而在聚义之后,梁山众人也对于梁山整个群体极度忠诚,形成一种行帮意识。同时,施耐庵通过塑造宋江这一人物,为侠义精神中增添了忠于国家这一概念,为侠义精神的发展增加了新鲜的元素。第三章分析了《水浒传》中人物形象对于侠义精神的背离。对于其言行举止的背离之处,主要通过“暴力嗜杀”、“不轨于正义”两个角度进行论证。同时分析了梁山众人在不同环境下的心境变化与《水浒传》所描绘的黑道世界对好人的迫害。这也是对侠义精神产生背离的重要原因。第四章以清朝的侠义公案小说与民国的旧武侠小说为例,从奴性与侠客的江湖世界入手,分析了《水浒传》对于后世的影响,点明《水浒传》的开创性价值以及在整个侠义小说体系内的意义。
【学位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I207.412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水浒传》与侠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二)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方法
第一章 侠义精神的溯源与探究
    第一节 侠义精神的萌芽期与兴盛期
        (一)墨家与侠义精神
        (二)《史记》与侠义精神
    第二节 侠义精神的发展期与繁荣期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侠义精神
        (二)唐代的侠义精神
第二章 《水浒传》对于侠义精神的继承与发展
    第一节 义:《水浒传》对侠义精神的继承
        (一)不畏强权,抱打不平
        (二)仗义疏财
    第二节 忠:《水浒传》对于侠义精神的发展
        (一)忠于梁山
        (二)忠于国家
第三章 《水浒传》对侠义精神的背离
    第一节 侠客的流氓性
        (一)侠客与流氓的文化渊源
        (二)《水浒传》中的暴力残忍
        (三)《水浒传》中的“不轨于正义”
    第二节 对《水浒传》中流氓行为的思考
        (一)不同环境下所做出的抉择
        (二)《水浒传》描述的地下黑道世界
第四章 《水浒传》对于后世侠义精神的影响
    第一节 侠义公案小说:侠义精神的奴性化
    第二节 重入江湖:近代旧武侠小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宫智维;;侠及其精神传承[J];文教资料;2016年26期

2 杨辉;;体育中的侠义精神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7年11期

3 荆棘;;侠义精神与礼法之争[J];齐鲁周刊;2017年13期

4 王双;;从《撒哈拉的故事》中浅析三毛的侠义精神[J];中国文艺家;2017年10期

5 孔会霞;;浓墨一个不该被文学遗忘的主题——论鬼子对侠义精神的自觉表达[J];小说评论;2009年01期

6 王太阁;功虽未成名已就——说荆轲[J];殷都学刊;1989年02期

7 陈墨;;武侠片如何传承侠义精神[J];大众电影;2011年23期

8 蔡爱国;;文学视域中清末侠义精神的重塑[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9 胡春红;;论公安院校学生侠义精神的导向及培养[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10 殳静宜;;侠义精神辨[J];美文(下半月);201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扬烈;韩云波;;论郭沫若抗战史剧与侠义精神[A];郭沫若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1992年

2 何求斌;;浅析《水浒传》的侠义精神[A];《水浒争鸣》(第十七辑)[C];2018年

3 范学亮;;论《水浒传》中的侠义精神[A];《水浒争鸣》(第十七辑)[C];201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新疆人骨子里就有侠义精神[N];乌鲁木齐晚报(汉);2017年

2 本报记者 乔燕冰;儿童剧《东方夜谭》:以古老的故事传递永恒的侠义精神[N];中国艺术报;2018年

3 本报记者 周晓鸥 通讯员 周丹霞;侠肝义胆 “最美”光芒[N];中国交通报;2013年

4 范子军;记住金庸的侠义精神[N];贵州日报;2018年

5 朽木可雕;不负时代的网络文学[N];文艺报;2019年

6 本报记者 黄尚恩;武侠叙事多变 侠义精神长留[N];文艺报;2014年

7 汪涌豪 本报记者 王一 整理;用侠的精神,看世间百态[N];解放日报;2016年

8 本报记者 张飞岸;中国传统的“仁”“侠”精神不能丢[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9 山风;电影《游侠红牡丹》湖北隆重首映[N];中国电影报;2008年

10 本报评论员 吕志雄;干细胞捐赠凸显组织力量[N];河南日报;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亮;水浒传与侠义精神[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9年

2 杨光;《射雕英雄传》两译本中“侠义”表达翻译对比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9年

3 严雯;侠义精神与辛弃疾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4 辛明玉;悠悠侠义魂  谆谆劝世心——论《聊斋志异》的侠义世界[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马玉石;从金庸的武侠小说创作历程看侠义精神的流变[D];兰州大学;2010年

6 陈江华;侠之狂者—论鲁迅的侠义精神[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云博;武侠电影对大学生培养侠义精神的影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年

8 杜林林;江湖常在 侠义永存[D];南昌大学;2009年

9 陈克标;西汉游侠与乡里秩序[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李智慧;乱花渐欲迷人眼[D];河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296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296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3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