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文学广告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6 00:24
在中国现代文学报刊进入市场的那一刻起,文学广告就应运而生。一方面,它作为编辑与读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向读者传递了文学作品以及文学刊物的出版、发行信息,是宣传作家及作品,影响文学传播与接受的重要传播媒介;另一方面,这些散落在刊物各个角落的文学广告也参与并见证了文学生产、传播、接受的全过程,它作为文学生产与传播的交汇点,其中隐含了大量有关文学在生产过程以及传播过程的史料信息,在文学作品版本变迁以及刊物实际出版时间的考证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方向性的提示,并向我们呈现了作家与编辑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刊物的编辑理念,同时也透视了当年的文艺论争以及刊物的经营状况,文学广告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本文选取《新月》中的典型文学广告,依据广告学、传播理论和媒介研究方法,对《新月》中的文学广告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并从史料角度,对广告文本进行观照,以期更直观地探讨《新月》文学广告潜在的史料价值。本文主要包括绪论、正文三章和结语共三个部分。绪论部分概述了学界对文学广告以及《新月》文学广告的研究成果,并对本文中文学广告的概念进行界定,提出本文的选题依据、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第一章首先对《新月》的创刊背景及发展进行了介绍。然后采用分类研究的方法,将《新月》的文学广告分为三类:文学作品广告、刊物广告、“启事”类文学广告,并通过具体的文学广告文本分析《新月》文学广告的形式及特色。第二章借鉴传播学及广告学的研究方法,将《新月》的文学广告与新月书店、新月派联系起来,探讨《新月》文学广告的传播方式、传播策略以及文学广告的受众。第三章以提示、呈现、透视这三个关键词,从史料的角度对广告文本进行观照,通过对《新月》典型文学广告的分析,探讨《新月》文学广告潜在的史料价值。结语部分对本课题的研究进行总结及展望。
【学位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I206.6;G239.29
【部分图文】:
图 1《少年歌德之创造》广告 图 2《诗刊》广告相对于单一的竖排或横排的编排形式,横竖结合的编排形式显得更为多元和灵活。如《新月》第 4 卷第 3 期《诗刊》的文学广告,版面正上方是采用横排形式,用大号艺术字体写成的刊物名称,刊物编者和定价则采用竖排形式,列于正文右侧,其中编者“邵洵美”字体加大且加粗,定价具体细分为每季一册、全年四册、国外加邮三种,并特意指出与《新月》合订全年只收一元大洋,为了突出强调,定价所有信息都用加粗的黑色方框围了起来。这种横竖结合的编排方式整体上有效突出了重点,具有良好的宣传效果。(图 2《诗刊》广告)另外,从《新月》创刊开始,其文学广告标题中的作品、刊物名称都会带有特殊的设计,如刊登于第 2 卷第 5 期的《造谣学校》(图3)、第 2 卷第 10 期的《骂人的艺术》、第 2 卷
图 1《少年歌德之创造》广告 图 2《诗刊》广告相对于单一的竖排或横排的编排形式,横竖结合的编排形式显得更为多元和灵活。如《新月》第 4 卷第 3 期《诗刊》的文学广告,版面正上方是采用横排形式,用大号艺术字体写成的刊物名称,刊物编者和定价则采用竖排形式,列于正文右侧,其中编者“邵洵美”字体加大且加粗,定价具体细分为每季一册、全年四册、国外加邮三种,并特意指出与《新月》合订全年只收一元大洋,为了突出强调,定价所有信息都用加粗的黑色方框围了起来。这种横竖结合的编排方式整体上有效突出了重点,具有良好的宣传效果。(图 2《诗刊》广告)另外,从《新月》创刊开始,其文学广告标题中的作品、刊物名称都会带有特殊的设计,如刊登于第 2 卷第 5 期的《造谣学校》(图3)、第 2 卷第 10 期的《骂人的艺术》、第 2 卷
其文学广告标题中的作品、刊物名称都会带有特殊的设计,如刊登于第 2 卷第 5 期的《造谣学校》(图3)、第 2 卷第 10 期的《骂人的艺术》、第 2 卷第 11 期的《威尼斯商人》,作品名称的字体都采用大号的艺术字。除了字体上的特殊设计,作品名称一般还会用带有纹饰的方框围起来。有的用波浪线围成,边角交接处以圆圈相隔, 图 3《造谣学校广告》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42460
【学位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I206.6;G239.29
【部分图文】:
图 1《少年歌德之创造》广告 图 2《诗刊》广告相对于单一的竖排或横排的编排形式,横竖结合的编排形式显得更为多元和灵活。如《新月》第 4 卷第 3 期《诗刊》的文学广告,版面正上方是采用横排形式,用大号艺术字体写成的刊物名称,刊物编者和定价则采用竖排形式,列于正文右侧,其中编者“邵洵美”字体加大且加粗,定价具体细分为每季一册、全年四册、国外加邮三种,并特意指出与《新月》合订全年只收一元大洋,为了突出强调,定价所有信息都用加粗的黑色方框围了起来。这种横竖结合的编排方式整体上有效突出了重点,具有良好的宣传效果。(图 2《诗刊》广告)另外,从《新月》创刊开始,其文学广告标题中的作品、刊物名称都会带有特殊的设计,如刊登于第 2 卷第 5 期的《造谣学校》(图3)、第 2 卷第 10 期的《骂人的艺术》、第 2 卷
图 1《少年歌德之创造》广告 图 2《诗刊》广告相对于单一的竖排或横排的编排形式,横竖结合的编排形式显得更为多元和灵活。如《新月》第 4 卷第 3 期《诗刊》的文学广告,版面正上方是采用横排形式,用大号艺术字体写成的刊物名称,刊物编者和定价则采用竖排形式,列于正文右侧,其中编者“邵洵美”字体加大且加粗,定价具体细分为每季一册、全年四册、国外加邮三种,并特意指出与《新月》合订全年只收一元大洋,为了突出强调,定价所有信息都用加粗的黑色方框围了起来。这种横竖结合的编排方式整体上有效突出了重点,具有良好的宣传效果。(图 2《诗刊》广告)另外,从《新月》创刊开始,其文学广告标题中的作品、刊物名称都会带有特殊的设计,如刊登于第 2 卷第 5 期的《造谣学校》(图3)、第 2 卷第 10 期的《骂人的艺术》、第 2 卷
其文学广告标题中的作品、刊物名称都会带有特殊的设计,如刊登于第 2 卷第 5 期的《造谣学校》(图3)、第 2 卷第 10 期的《骂人的艺术》、第 2 卷第 11 期的《威尼斯商人》,作品名称的字体都采用大号的艺术字。除了字体上的特殊设计,作品名称一般还会用带有纹饰的方框围起来。有的用波浪线围成,边角交接处以圆圈相隔, 图 3《造谣学校广告》
【参考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胡明宇;预告、呈现、揭示[D];苏州大学;2012年
2 史习斌;《新月》月刊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海飞;从新文学广告管窥上海文坛(1932-1935)[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424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42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