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域下的徐志摩诗学观念研究
【学位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I207.25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徐志摩生平及其著作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选题的意义与创新点
第一章 徐志摩诗学观念的时代致因
一、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
(一)社会群体心态的转变
(二)新型知识分子的崛起
(三)文化生产方式的变革
二、启蒙革新的文艺思潮
(一)西方思潮的译介传播
(二)社团组织的发展成型
(三)文学理论的探索建设
第二章 徐志摩诗学观念的文化基质
一、传统文化的自觉承继
(一)成长环境的人格培育
(二)早期教育的古典素养
二、异质文化的主动汲取
(一)欧风美雨的心路历程
(二)精神契合的文化对话
第三章 徐志摩诗学观念的理论阐释
一、格律体式的诗艺探求
(一)内在音节的修正完善
(二)诗体语言的借鉴创造
二、醇正典雅的诗美境界
(一)性灵美学的单纯信仰
(二)回归自然的理想追求
三、健康尊严的诗评标准
(一)艺术真实的谨严态度
(二)自由主义的文学诉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蕾;;徐志摩的哈代情结[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胡伟希;;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心态与社会思潮——从清末民初到五四时期的考察[J];教学与研究;2007年10期
3 黄宇;;试论徐志摩的浪漫主义美学追求[J];求索;2007年05期
4 黄健;钟蔚;;徐志摩诗歌中的传统思维模式[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05期
5 李昕揆;;清末民初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生产秩序的确立[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陈文;佩特唯美主义文艺观及其在中国的研究综述[J];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03期
7 雷月梅;曼斯菲尔德与徐志摩之比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王勇;华兹华斯和徐志摩比较研究[J];许昌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吴思敬;二十世纪新诗理论的几个焦点问题[J];文学评论;2002年06期
10 龙志坚,熊哲琰;论徐志摩之思想境界[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娄晓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欧美与留日学生文学观研究(1900-1930)[D];复旦大学;2009年
2 刘景兰;徐志摩诗歌语言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安颖;浪漫到古典:徐志摩美学思想的嬗变[D];扬州大学;2008年
2 陈小艳;托马斯·哈代与徐志摩的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刘洪才;论徐志摩翻译及其对创作的影响[D];青岛大学;2006年
4 孙碧飞;从浪漫到古典[D];厦门大学;2006年
5 李苗;论徐志摩后期诗歌创作的现代主义倾向[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杨有能;追求与坚守[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于倩;浪漫理想与古典精神[D];扬州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8564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56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