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抗战戏剧》的戏剧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1 21:11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戏剧界爱国人士纷纷投入保家卫国的洪流之中。1937年11月16日,由唐性天作为发行人,田汉、马彦祥、洪深担任编辑的理论与创作并重的大型戏剧刊物《抗战戏剧》在湖北武汉创刊。作为中国现代戏剧人的重要抗日阵地,《抗战戏剧》刊载了大量的新闻通讯、戏剧剧本、戏剧评论、戏剧理论、演出资讯等戏剧实践探索和理论成果。田汉、洪深、陈白尘、阳翰笙、老舍、张庚等中国现代著名戏剧家,于1937年11月至1938年7月期间在《抗战戏剧》上发表了数量众多、质量上乘的戏剧剧本、戏剧评论和理论文章,使其成为中国现代戏剧研究领域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献。本研究是学界对《抗战戏剧》戏剧理论探讨的开启,通过发掘《抗战戏剧》蕴含的巨大精神力量和在抗战救亡运动中发挥的文化作用,分析其理论建设与剧本创作对中国现代戏剧发展的贡献,探索《抗战戏剧》理论及理论研究的文化价值和学术意义。第一章对《抗战戏剧》期刊进行全面概述。以《抗战戏剧》产生的历史背景、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分析为基础,系统阐释《抗战戏剧》的栏目设置、刊载内容和编辑思想,理清《抗战戏剧》期刊在中国现代戏剧发展进程中的自我定位,为《抗战戏剧》的戏剧理论研究奠定基础。第二章对《抗战戏剧》中的戏剧理论进行分类探讨。从戏剧与现实、戏剧与受众、戏剧与运动等方面分析其理论主张,探究这些戏剧理论主张对当时戏剧运动的影响,明确其在中国现代戏剧进程中的独特价值。第三章对《抗战戏剧》中的戏剧理论价值进行探讨。分别从《抗战戏剧》生存的特殊时代戏剧创作和中国现代戏剧发展的纵向脉络两个维度出发,分析《抗战戏剧》中的戏剧理论的历史价值和当下意义。《抗战戏剧》是抗战烽火岁月中现代戏剧人为祖国、为民众献上的一曲动人的战斗之歌,它凝聚了中国现代戏剧人对现实主义戏剧、大众化戏剧、戏剧运动的深切关注和深沉思考,是中国现代戏剧人在特殊时代环境中对现代戏剧的成功探索,为中国现代戏剧的民族化进程做出的积极贡献。
【学位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I207.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研究现状
    二、选题研究的内容、目的与意义
    三、选题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烽火岁月催生的《抗战戏剧》
    第一节 《抗战戏剧》办刊背景
        一、中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需要
        二、中国现代戏剧发展的要求
        三、中国现代戏剧人自觉的追求
    第二节 《抗战戏剧》编辑思路
        一、强化戏剧创作的战斗性作用
        二、坚守戏剧创作的艺术性标准
    第三节 《抗战戏剧》栏目设置
        一、戏剧剧本选登
        二、新闻通讯刊发
        三、理论述评登载
第二章 《抗战戏剧》的理论发声
    第一节 关于戏剧与现实
        一、戏剧的再现与表现
        二、戏剧的作者与要求
        三、抗战剧作的题材与内容
    第二节 关于戏剧与受众
        一、大众化戏剧的概念
        二、大众化戏剧的特点
        三、大众化戏剧的传达
    第三节 关于戏剧与运动
        一、戏剧运动的区域范围
        二、戏剧运动的演出理念
        三、戏剧运动的组织宣传
第三章 《抗战戏剧》的理论价值
    第一节 《抗战戏剧》理论的时代贡献
        一、缓解抗战戏剧的剧本荒
        二、促进现代戏剧的大众化
        三、推动抗战戏剧救亡运动
    第二节 《抗战戏剧》理论的当代意义
        一、关注现实人生的戏剧
        二、表达形式多样的戏剧
        三、肩负历史使命的戏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东辉;;中国抗战戏剧的历史流变与时代观照[J];戏剧文学;2018年09期

2 马明杰;;晋察冀抗战戏剧的审美价值[J];戏友;2017年01期

3 马明杰;;晋察冀抗战戏剧的当代价值[J];大舞台;2017年08期

4 王至秀;;对老舍抗战戏剧的分析见解[J];知识文库;2017年06期

5 ;海峡两岸抗战戏剧研讨会在厦门举行[J];剧本;2007年09期

6 高铮;张乐养;叶志良;;论浙江抗战戏剧运动的形成特点和发展倾向[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王晓明;;“抗战戏剧”与“戏剧抗战”刍议——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有感[J];黑龙江史志;2005年08期

8 韦步轩;;民族主义视野下的桂林抗战戏剧运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8期

9 徐柏森;论抗战戏剧的功能、形态及其历史影响——对新四军在盐城期间有关戏剧活动史实的回眸[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7年04期

10 石曼;国泰大戏院的抗战戏剧演出活动[J];抗日战争研究;1994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嘉;《抗战戏剧》的戏剧理论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9年

2 蒋燚;《抗战戏剧》及所载剧作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8年

3 陈妙琼;《抗战戏剧》的抗战宣传研究[D];湘潭大学;2016年

4 路彬彬;论曹禺与大后方抗战戏剧运动[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艳坤;重庆抗战戏剧与美国反法西斯戏剧比较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妤洁;重庆抗战戏剧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7 蒋智娟;抗战戏剧中的陪都重庆形象[D];西南大学;2017年

8 郑小霞;论抗战戏剧中的知识分子形象[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9 代明勇;熊佛西与抗战戏剧[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10 马俊杰;抗战浪潮中的“玫瑰红”[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661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661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c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