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渔洋山人精华录训纂》的朴学范式及其诗学启示

发布时间:2020-11-05 00:12
   惠栋训纂王士禛《渔洋山人精华录》,引起了清代诗坛及学术界的广泛议论。其中钱大昕、江藩有关《训纂》的评价尤具代表性,钱、江二人均认为《训纂》的成就已超过任渊《山谷诗集注》、李壁《王荆文公诗笺注》。惠栋《训纂》在与任渊《集注》、李壁《笺注》对比后,彰显出"忠于原本""以证代议"及"博采兼容"等特点,然仍无法佐证该书成就超轶《集注》《笺注》。钱大昕、江藩有关《训纂》的评点,折射出清代诗歌注释学注重艺术境界与强调朴学实证、"求精"与"嗜博",两套不同评价体系间的对立。而朴学视域下艺术审美与学术价值的冲突,也影响了此后诗歌注释学的发展路径。
【文章目录】:
一、忠于原本
二、以证代议
三、博采兼容
    (一)求全嗜奇
    (二)旁采众言
四、清人诗注学评价启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本淳;;增益闻见 别有会心——诗词蒙语之十[J];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2 慈波;任渊宋诗校释平议[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11期

3 寿涌;;李壁《王荆文公诗笺注》误收五首考述[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卞東波;;李壁《王荆文公诗注》引诗正讹[J];古典文献研究;2010年00期

5 廖绪崊;;吾亦爱吾庐——空间诗学视域下陶渊明与家宅的精神互动刍议[J];宜春学院学报;2019年10期

6 欧阳文风;;感悟诗学现代转型之“未完成性”[J];汉语言文学研究;2019年04期

7 ;民国诗学论著丛刊[J];艺术评论;2018年07期

8 石立干;;史铁生“存在诗学”的意义[J];文教资料;2006年27期

9 祝李颂;;《一种云》的认知诗学解读[J];现代交际;2016年24期

10 刘向红;黄永存;;从认知诗学角度解读《天净沙·秋思》[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韓元;王荆公詩李壁注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2 冯文坤;“自然”思微与诗学再识[D];苏州大学;2002年

3 刘巍;二十世纪女作家生命意识与性别诗学的建构[D];辽宁大学;2008年

4 张清河;晚明江南诗学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5 贺小敏;南宋诗学与书画艺术的融合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6 伍世昭;比较诗学视野中的郭沫若早期心灵诗学[D];暨南大学;2002年

7 赵霞;思与诗[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静;李壁《王荆文公诗笺注》的价值意义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肖开莲;传统的“现存”:从性灵诗学到五四新诗[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3 娄峰;张耒“自然”诗学理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刘影;浅论王国维的“苦痛”诗学[D];中南大学;2005年

5 黄文彬;先秦两汉魏晋“雅”“怨”诗学之嬗变[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6 郑焕钊;启蒙与梁启超诗学形态[D];暨南大学;2009年

7 白倩;论翟永明的“个体诗学”[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显星;社会诗学视野下的宁肯小说创作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9 陈博;“含蓄”范畴新释与含蓄诗学体系建构[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杜元杰;海子诗学的存在论阐释[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708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708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8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