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70后诗歌创作论
发布时间:2020-11-05 18:06
70后作家自1990年代末进入文坛,迄今已有近二十年的创作历程。作为第一代“改革开放的孩子”,70后成年之际已经能够充分享受剧烈变革所带来的消费和娱乐的自由,后革命的历史语境、日渐斑驳陆离的现代化生活、众声喧哗的社会文化气候,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与他们在童年时期感受到的红色时代“余晖”交互作用,形成了一代人独有的思想和创作方式。这其中,70后诗歌创作的一些重要特点具有比较重要的文学史和思想史价值。首先,他们不再循着个人化写作的“纯诗”路线疏离意识形态,而是就广场等符号性空间在新旧时代交替中功能的演变描摹讽喻性的画面,重新拷问人与政治的关系,进而发出有关公共生活的深沉呼告,其中的代表有杨邪、安石榴、苏浅、温志峰等;第二,70后诗人严重地困惑于物质上越来越充盈的日常生活,新世纪以来再无公共性可言的现实,令他们不能像第三代以及90年代口语写作那般热衷于呈现所谓事物的庸常“本相”,而是生动地传达自身的困惑,如王艾、阿翔、黄礼孩、薛舟等,努力去寻求某种价值建构,如安歌、朵渔、唐兴玲、刘川等的自然观照;第三,70后诗歌的身体书写虽因“下半身”的叛逆而声势爆裂,但是相比1990年代末出现的70后小说的消费主义逻辑,“下半身”创作在狂烈的话语方式之下其实依然具有不可忽视的反思性张力,特别是在沈浩波、朵渔等人的那里;第四,一些存身于学院体制内的70后诗人,从口语诗歌中汲取了养分,而又借助经验空间的探索超越了第三代以降的诗学和思想局限,胡续冬、姜涛是其中最优秀的代表。本文紧扣这些特质,以1990年代中后期至今的70后诗歌创作为对象,希求借助社会历史语境的梳理,就70后一代创作者的诗学观念、思想观念展开论述辨析,同时利用较为细致的文本分析加以佐证。绪论部分回顾解析了 70后诗歌创作浮出地表的背景,展开了这一代诗歌创作出场与命名的历史过程,进而溯及70后诗学思想在当代诗歌谱系中与朦胧诗、第三代以及90年代口语诗歌的关系。以此为前提,将70后诗人作为特殊的精神主体陈述了论文的思路和基本结构样式,完成了对之前研究的述评,说明了论文的研究价值。第一章以旧梦为题,关注70后创作中有关公共生活的思索与追问,从而探索70后诗歌最根本的创作动机。虽然普遍成熟于市场化改革的潮流之中,但是70后诗人大都出生于激进革命时代的尾声,有着新旧过度的历史时期的经验。当改革逐渐深化,往昔如火如荼的政治运动化作尘埃,公共生活也同时被彻底放逐,新启蒙思想、新时期文学曾经畅往的现代化终于演变为一种扭曲的现实情境。这种去公共化的现实并未能够让70后诗人得以安顿其间,他们记忆中已经恍惚的红色规训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建构更理想更完善的个人和社会的活动,在政治哲学的意义上与每个人应该保有的理想追求有着不可忽视的关联。这种追求深刻地触发了 70后诗人的创作思想,使得他们热衷于有关广场的言说,这一带有强烈符号意味的空间凝聚了一代创作者对公共活动的吁求,从而积极地表达着他们在当下现实生活中获得的独特精神体验。第二章聚焦70后的日常叙事。既然不能从表面繁荣的社会现实中找到精神的居所,那么这一代诗歌创作对第三代以及90年代口语诗歌的日常叙述的继承就面临着某种疑问:如何让自己的日常观照具有不可替代的诗学和思想品质?也许70后没有提出超越朦胧诗和第三代的、更具召唤力的主张,但是他们从日常书写中表达了更为困惑的感受,从而将之前的口语写作的平面化原则之于当前历史语境的意义作为问题展示出来。通过文本解读和思想辨析可以看出,70后没有简单重复第三代的命意。当时代的剧烈变迁终于令中国式现代化深入到每个国人的具体生活,缺乏更开放的公共活动、更高的理性追求的社会现实已经将意义和价值的缺失所造成的恶劣后果暴露出来。70后无法在直面这种虚无的同时不去寻求意义的建构,为此,他们实践了大量不同于之前诗歌创作的自然观照,为自己的反思探查了一条可能的路径。第三章以70后的身体书写为主要考察对象。70后的身体诗学借助“下半身”诗歌运动呈现了非常激烈的面貌。这种狂飙突进的宣言方式招致了巨大的非议。然而与日常叙事的意义探寻相关联的是,70后的身体书写其实包含着深刻的对于当代人的经验基础的拷问。“诗到肉体为止”不仅是将欲望宣泄加以合法化的手段,它为非价值、无意义的生活实质提供了一个无法再虚化的实体性基点。当然,人的自然性因其泥沙俱下的先天不足必然不能承担起重构信仰世界的重责。详考之,以“下半身”为代表的70后身体书写并未止步于此。通过展现身体对“光照”的渴望,“下半身”同时也在表达依托与人得以融构的自然去追寻一个超感性世界的愿景。可惜的是,就“下半身”诗群而言,基于破坏冲动的先锋姿态还是限制了他们的观念和思想建构,从而无法止息关于70后身体诗学的种种非议。第四章以胡续冬、姜涛为典型案例,着重探讨70后之中那些承继知识分子写作思想、具有强烈历史意识和批判精神的诗人。这些存身于学院之中、创研相长的年轻诗人有着深厚的学术根基和锐利的创作情态。虽有学者身份,他们作品的形式特征却与口语诗歌有着难解难分的关系,既表现在戏谑精神的生动传达,也体现对个人生活深刻而具体的感受、描摹与思索。敢于与身处其中的环境分离,并藉此矢志不渝地追求真理,是知识者最重要、最高贵的使命。尽管面对时代的变迁,诗人理应承担批判的责任,但是理性意识是这种责任得以展开的前提,真知是保证这种责任得以实现的根本。所以,胡续冬、姜涛等诗人强烈的现实关怀并不构成一种局限于生活写真的语言实践,在背离宏大叙事的基础上,借助对另一重经验空间的探索,70后的批判性写作有效地完成了社会学视野、日常主题、口语化形式特征与哲学思考的融合,表现出了令人欣喜的创作成就。余论提出,在现代新诗的经典化尚未完善的情况下,为尚处于动态发展之中的70后诗歌寻求妥帖适洽的有机参照存在着较大的困难。何况70后诗歌还面临着文学被边缘化后读者日益减少、“文学公共领域”失效的困境。为此,应该充分阅读其作品、理解其生存境况,悬置先入为主的价值判断,更好地梳理其创作实况、进而在诗歌史及更广阔的社会语境中框定其价值。本文所做的尝试即是为了这个目的。
【学位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I207.25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出场与命名
二、70后的诗学与思想承续
三、论文的阐释框架
四、研究综述
五、研究价值和意义
第一章 70后的创作思想追根:从“广场”走出后的困惑
引言
第一节 “我的广场”:诗人的精神迷途
一、别样的伤痕
二、一代人的“光明”思索
三、来自“广场”的理想追问
第二节 凋零的历史目的
一、无故乡者的痛苦
二、诗中的失意行走
三、“浪子”心史
第二章 70后的日常叙事:时代大潮与个人经验
引言
第一节 叙事:艺术策略的思想根源
一、第三代:“事件的诗学”
二、个人经验与作为思想方法的叙事
三、意义迷失后的叙事困境
第二节 世俗空间与自然审视
一、世俗的“敞开”与“遮蔽”
二、个体空间的确立与陷落
三、自然与精神的栖居
第三章 70后的身体书写:先锋实验与思想疑惑
引言
第一节 沉溺欲望或吁求自然
一、“下半身”的聚讼
二、欲望的“正名”
三、身体的“光照”
第二节 重估“下半身”诗歌运动
一、“身之所历,目之所见”
二、在感性的最底端超越感性
三、先锋的危机
第四章 70后的批判写作:求索真理与直面当下
引言
第一节 谐剧诗人的理想情怀与凡俗目光
一、日常经验与知识原则
二、现实关切的异类处理
三、“另一个世界”的沉思
第二节 忠诚“诗艺”与思索生活
一、“卡夫卡的灯”与写作事业
二、诗人的工作伦理及其困境
三、重建诗歌的精神屋宇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
本文编号:2871998
【学位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I207.25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出场与命名
二、70后的诗学与思想承续
三、论文的阐释框架
四、研究综述
五、研究价值和意义
第一章 70后的创作思想追根:从“广场”走出后的困惑
引言
第一节 “我的广场”:诗人的精神迷途
一、别样的伤痕
二、一代人的“光明”思索
三、来自“广场”的理想追问
第二节 凋零的历史目的
一、无故乡者的痛苦
二、诗中的失意行走
三、“浪子”心史
第二章 70后的日常叙事:时代大潮与个人经验
引言
第一节 叙事:艺术策略的思想根源
一、第三代:“事件的诗学”
二、个人经验与作为思想方法的叙事
三、意义迷失后的叙事困境
第二节 世俗空间与自然审视
一、世俗的“敞开”与“遮蔽”
二、个体空间的确立与陷落
三、自然与精神的栖居
第三章 70后的身体书写:先锋实验与思想疑惑
引言
第一节 沉溺欲望或吁求自然
一、“下半身”的聚讼
二、欲望的“正名”
三、身体的“光照”
第二节 重估“下半身”诗歌运动
一、“身之所历,目之所见”
二、在感性的最底端超越感性
三、先锋的危机
第四章 70后的批判写作:求索真理与直面当下
引言
第一节 谐剧诗人的理想情怀与凡俗目光
一、日常经验与知识原则
二、现实关切的异类处理
三、“另一个世界”的沉思
第二节 忠诚“诗艺”与思索生活
一、“卡夫卡的灯”与写作事业
二、诗人的工作伦理及其困境
三、重建诗歌的精神屋宇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
本文编号:28719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71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