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而独立的人”如何可能——从萧红传记看不做“归家娜拉”的知识女性之命运
【文章目录】:
寻求保护者的自主选择
“大鹏金翅鸟”18的创生力
结语:出走的娜拉之意义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细刚;对一个明亮而高尚的亡灵的追念与反思——《萧红传论》提要[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6期
2 任雪梅;;让真实带她还乡——《从异乡到异乡——萧红传》读后[J];文艺评论;2010年01期
3 杨会;;体验与旁观——肖凤《萧红传》与葛浩文《萧红评传》比较[J];文艺评论;2007年04期
4 黄佟佟;;萧红:一个女作家的黄金时代[J];记者观察;2014年08期
5 张志忠;“一生都在逃亡”——读季红真《萧红传》兼谈萧红研究[J];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05期
6 夏梅子;;谁是良人——邹经《萧红传》读后[J];创作评谭;2015年02期
7 关沫南;栩栩如生的女作家──铁峰著《萧红传》读后[J];北方论丛;1994年02期
8 张建;略谈“萧红传记”创作中的几点不足[J];呼兰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9 平石淑子;;萧红的意义[J];文艺评论;2010年01期
10 张策;;从萧红想到黑土地[J];中国法治文化;2015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黄晓娟;“雪中芭蕉”——萧红创作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黄晓娟;雪中芭蕉[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3 李向辉;“生死场”的现代书写—萧红新论[D];兰州大学;2007年
4 庄莹;少年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学生形象流变(1895-1945)[D];复旦大学;2012年
5 冯学民;大地之子的歌哭——端木蕻良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詹琳;生命的绝唱[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宋琼英;独自叩门[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唐思敏;文献学视野下的萧红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6年
4 朱晓晨;新时期以来萧红接受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5 陈玉雯;萧红的书写意识[D];复旦大学;2012年
6 王琪玮;新时期以来萧红形象的重构[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7 王艺;萧红研究综论[D];兰州大学;2012年
8 李美溧;萧红小说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关系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9 李燕;萧红文学创作的童年情结[D];陕西理工大学;2017年
10 邵雨蒙;大众文化视域下萧红及其作品的传播与接受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764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76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