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稳定的先锋派”及其逻辑展开——残雪的文学观论析

发布时间:2020-11-09 15:51
   作家残雪多年来创作始终保持着独特而又一致的风格。这种外在的状态充分反映了残雪一直坚守着稳定的文学观。结合残雪的小说创作、自述性文字,可以读解出残雪的文学观在源头上上溯至童年的记忆,其以个性的现代主义为基石,坚持纯文学的立场和精神层次,其自觉追求创新、深刻和自由,又体现在文体、语言和性别等多个方面。探究残雪的文学观,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其创作,进而推动、深化残雪研究。
【文章目录】:
一、源头:延续童年的记忆与本能
二、基石:个性的现代主义
三、立场:“纯文学”与精神的层次
四、追求:创新、深刻与自由
五、文体、语言与性别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文怡;;试评先锋派的文学[J];青年文学家;2017年33期

2 杨彬;80-90年代先锋派小说的发展和转型[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游友基;先锋派散文管窥[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4 董竞成;演绎化倾向——“先锋派”小说的缺陷[J];晋阳学刊;1996年06期

5 陈慧;;“粗俗”的泥潭——关于先锋派的沉思录之二[J];诗刊;1990年11期

6 龙象;我们的文学究竟缺少什么?——试论“寻根派”与“先锋派”的历史地位及其内在缺陷[J];文艺争鸣;2000年04期

7 王艳敏;;先锋从语言开始——先锋派诗歌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8 董竞成;“先锋派”小说凶杀描写之我见[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9 汪民安;文学先锋派的当下境况[J];文艺评论;1994年04期

10 汪跃华;李向辉;;形式之蝶:对“先锋派”小说的语言记忆[J];飞天;1995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宇平;漩涡里外[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巩固;执著的先锋派[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杨欢欢;中国当代先锋派小说家的文学批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

3 黄放;中国当代先锋文学之先锋性反思[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4 李伟;从先锋到常态[D];山东大学;2008年

5 李建军;从先锋出发[D];西北大学;2009年

6 季斯杨;叙述的幻觉[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赵瑾;博尔赫斯对先锋派小说家格非的影响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庄晓敏;西方先锋派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黎萍;从形式先锋到精神先锋的嬗变[D];暨南大学;2007年

10 王勤;在迁徙的路上—格非论[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766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766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d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