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吴昌硕及其诗文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1 04:38
   吴昌硕(1842-1927),初名俊,号缶庐,浙江安吉人。民初他在杭州孤山创办西泠印社,晚年定居上海,是我国近代艺术大师之一,也是清末民初制度转变期的重要诗人,有《缶庐诗》四卷。他为人谦虚,淡泊,勤奋,坚韧,学养深厚,终生肆力于诗、书、画、印,为世界留下大量珍贵的文学艺术遗产。生活于清末民初的昌硕先生是西泠印社的开创者,也是我国近代艺术大师,更是清末诗坛不可或缺的诗家。本文聚焦于吴昌硕的诗文研究,同时对其家世、生平、交游方面进行介绍和归纳,以期辅证对诗文的深入研究,写作上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吴昌硕的家世和生平。家世方面,从吴氏先祖历数开来,选择性地简述在教育、文学、军事等方面有所建树的人物;生平方面,简单地概括了昌硕先生一生经历的大小事件。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与之交往的师友、门生,以及他们之间的交游活动,吴昌硕一生交友广泛,所以在这里选取影响大且与他尤为交好者。第三部分从纪事、怀人、人生感悟、酬唱赠答等四个维度入手,归纳了诗文的思想内容。第四部分深入赏析了文本,并综合古今名家的观点,提炼出诗文的艺术特色,以及诗歌理论。第五部分总结了诗文在后世的遗响,从而展现出诗境的内蕴和诗人的境界。在论文的结语部分,通过整体解读和梳理总结,希望为吴昌硕在我国近代文学史上划归出一个明晰的定位,为以后的近代诗文研究提供进一步的合理而多样的参考。
【学位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I206.5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意义
一、吴昌硕的家世和生平
    (一)吴昌硕的家世
    (二)吴昌硕的生平
二、吴昌硕的交游
    (一)与前辈师长的交往
    (二)与同辈友朋的交往
    (三)与门下弟子的交往
    (四)与外籍学者的交往
三、吴昌硕诗文的思想内容
    (一)天灾战乱,以诗纪事
    (二)漂泊异地,思亲怀人
    (三)仕途不顺,野梅品格
    (四)酬唱赠答,引诗入画
四、吴昌硕诗文的艺术特色
    (一)与古为新,四绝熔通
    (二)浑穆古茂,雅而清寒
    (三)奇崛恣肆,真即自然
    (四)勃郁不平,长歌当哭
五、吴昌硕诗文的遗响
    (一)贵能深造求其通
    (二)风雨吾庐成独破
    (三)贞逸先生缶为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惠林;;浙江诸氏兄弟与中国现代美术教育[J];荣宝斋;2016年12期

2 邹涛;;《沈氏研林》与吴昌硕砚铭[J];中国书法;2016年13期

3 张渝;;苦铁画气不画形——我看吴昌硕[J];中国书画;2016年01期

4 路遥;;吴昌硕写意花鸟画的特点及影响[J];艺术教育;2016年01期

5 丰子恺;;艺术三味[J];荣宝斋;2015年11期

6 李庶田;;吴昌硕诗文事略[J];东方艺术;2014年24期

7 桑椹;;吴昌硕与闵泳翊的篆刻艺术交游[J];中国书法;2014年23期

8 彭飞;;吴昌硕的“酸寒尉”生涯考略[J];美术学报;2014年05期

9 夏中义;;自由观念的中国面孔——论陈寅恪、吴昌硕对陶渊明的思想认祖[J];探索与争鸣;2014年08期

10 桑椹;;昌古硕今 纪念吴昌硕先生诞辰一百七十周年特展综述[J];收藏家;2014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小坂克子(久保克子);论吴昌硕的艺术[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2 李淑辉;时空交界下的文化抉择[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28787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787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4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