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后五四女性都市图绘——丁玲早期短篇小说的“反摩登”叙论

发布时间:2020-11-11 15:53
   丁玲在其"莎菲"时期的短篇小说创作,注目于后五四时代不同类型女性在现代都市中的生存境遇、生命形态的描摹。第一类女性:幻想热烈、行动苍白。她们无意义的日常生活的循环,折射着丁玲的生命无为之感,呈现其现代性的时空经验。第二类女性:或堕落或毁灭。丁玲通过这类女性主体性幻象的破灭,勾勒资本对人性的异化,揭示人的伪善、虚饰及人际关系的互不理解与冷漠。而延异于"Modern Girl"之外的第三类女性——走向公共空间的写作者,是丁玲早期短篇中出现的"新主体"。她们所呈现的未来性维度,表征着作者与"虚无"相向而行。
【文章目录】:
对“真实”/“世故”的扬弃:“Modern Girl”序列外作品的互文价值
生命的无为:意识流手法及丁玲的时空经验
人性的异化:“原乡情结”与女性主体性幻象
“写作者”初现与生活的远景图式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洪治纲;;短篇小说的“显”与“隐”——2015年短篇小说创作巡礼[J];小说评论;2016年01期

2 刘庆邦;;生长于心的短篇小说[J];朔方;2016年11期

3 张元珂;;从精神到现实:2014年短篇小说阅读记[J];文学教育(上);2015年06期

4 贺绍俊;;以文学的方式处理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2011年中、短篇小说评述[J];小说评论;2012年02期

5 曹琳;;丁玲短篇小说中女性形象的转变及原因[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6 王干;;战斗·旋转·本色——30年短篇小说艺术创作轨迹回顾[J];名作欣赏;2008年19期

7 毛克强;现代人的困惑与挣脱——九三年短篇小说管窥[J];小说评论;1994年05期

8 季红真;;探索与收获——一九八四年短篇小说年鉴序[J];小说评论;1985年03期

9 石舒清;;野花烂漫 蜂鸣阵阵——简述短篇小说创作及固原短篇小说[J];六盘山;2009年04期

10 杨毅;;经验、意义或有灵魂深度的写作——2017年短篇小说印象[J];文艺论坛;201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符传丰;老舍短篇小说论[D];复旦大学;2007年

2 周羽;清末民初汉译小说名著与中国文学现代转型[D];上海大学;2010年

3 郝敬波;论新时期短篇小说的艺术创新[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刘莉;周瘦鹃主编时期《申报·自由谈》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5 文迎霞;晚清报载小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詹丽;东北沦陷时期通俗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凌菁;丁玲的多重身份与其文学活动[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8 李美皆;“晚年丁玲”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9 范国英;茅盾文学奖的文学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慧萍;田耳短篇小说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年

2 黄长胜;论新世纪十年短篇小说消极写作现象[D];安徽大学;2011年

3 张菲菲;叶弥短篇小说论[D];南京师范大学;2017年

4 高莹莹;新世纪老舍短篇小说研究之再研究[D];陕西理工大学;2017年

5 蔡晓霞;中国小说学会年度短篇小说排行榜研究(2000-2009)[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6 倪端;返回的尝试:残雪短篇小说中自我探寻的努力[D];吉林大学;2009年

7 于思见;清末民初科学与侦探短篇小说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8 朱丹;十七年短篇小说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9 完玛多杰;当代藏族短篇小说的叙事研究[D];青海民族大学;2016年

10 米姣彦;王祥夫短篇小说论[D];山西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794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794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0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