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的主体性确立与传统社会的关系裂变——以鲁迅、周作人周氏兄弟失和作为考察对象
【文章目录】:
一、对周氏兄弟失和原因的历史阐释
二、从“兄弟怡怡”到“兄弟失和”的历史必然
三、周氏兄弟失和对其文学世界建构的影响
四、结 语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航满;;访周氏兄弟旧居[J];黄河;2016年02期
2 王兵;始于同道 终于歧路——探讨周氏兄弟失和的内在原因[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3 胡竹峰;;周氏兄弟[J];名作欣赏;2015年04期
4 金文兵;;拆书、鹡鸰及周氏兄弟[J];书屋;2020年01期
5 黄开发;中外影响下的周氏兄弟留日时期的文学观[J];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01期
6 孙郁;;周氏兄弟笔下的北京[J];书城;2003年12期
7 王勤滨;;周氏兄弟对现代乡土文学的贡献[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9年03期
8 刘伟;;反抗“父亲”——空间、身体、话语权力视域下的周氏兄弟失和[J];鲁迅研究月刊;2014年09期
9 王芳;;留学归国后的周氏兄弟与乡邦文献——辛亥革命和地方自治中的文人传统[J];文艺争鸣;2017年04期
10 冯仰操;;最早介绍周作人的一则史料[J];上海鲁迅研究;201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任珊;章太炎与新文学[D];复旦大学;2009年
2 王美春;从“先驱”到“附逆”[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亚婷;周氏兄弟童年回忆散文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7年
2 薛寅寅;1920年代中期语丝派与现代评论派论争话语研究[D];北京大学;2013年
3 孙莉莉;周氏兄弟散文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静;论周氏兄弟审美现代性思想的本土化特征[D];辽宁大学;2008年
5 刘开普;晚清民国学界师徒关系之守与变[D];北京大学;2011年
6 王金苓;周氏兄弟与“三·一八”惨案[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7 徐林英;历史梦魇与道路选择[D];浙江大学;2008年
8 莫华清;论沈从文文学批评[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9 徐翔;周作人女性观中的异质性成分[D];清华大学;2006年
10 张晶;自由的“生路”与“穷途”[D];中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792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79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