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洱长篇小说的叙事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3 10:42
李洱作为20世纪60年代小说家中鲜有的学院派作家,其创作伊始至今已有30余年,始终秉持着知识分子的那份人文关怀和执着态度,无论在文本的创作中或是小说形式的改良中,他都拥有敏锐的直觉和睿智的思想。当今文学界认为其小说创作中的极具分量的是《花腔》和《石榴树上结樱桃》。正是由于这两部长篇展现了李洱对于历史和现实的不同观感,是基于知识分子书写和乡村书写之间的。论文分为引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笔者在引言部分主要是对研究缘起和国内李洱长篇小说的研究现状进行汇总和整理。正文从叙事学理论以及文本细读切入,从叙事主题、叙事策略以及叙事话语三个方面展开对李洱长篇小说的叙事艺术的讨论。第一部分中主要对其叙事主题进行分析,根据李洱作家的双重身份以及长篇中人物命运的安排来看,将其叙事主题分为个人意识和权力斗争。一方面,在李洱看来,知识分子与乡村农民是其体现个人意识的叙事人物对象,这些人物的塑造正是作者笔下推动叙事进行的关键点;另一方面,历史进程中多方势力的争权夺利以及现代化乡村中的权力推崇,成为彰显个人意识强弱所附着的叙事场景主题。总的来说,代表权力斗争的叙事场景铺排开来,将代表个人意识的人物塑造于其发展演变当中,是李洱独特的两种叙事主题的浑融体现。第二部分主要是通过叙事策略角度进入的,从言说的叙述者、错落化的叙事时间以及缤纷的叙事意象三个方面入手,从文本的具体线索、情节以及人物的性格方面出发,归纳出李洱长篇小说中的多样化的叙述者和隐藏式的叙述者;其次是在叙事时间上通过对李洱线性叙事中倒叙和插叙的分析,得出其长篇中“现在”对话中的历史倒叙和日常生活下的细节插叙的两种时间安排;再者,根据意象在其小说中的叙事功能将其分为线索化的物意象和场景化的景意象两类。第三章从叙事话语出发,细致解析其两部小说中语言的口语化特征以及叙事话语的言语构成,从俗语和方言入手,探讨其长篇小说的双重话语体系。结语是整体上对李洱长篇小说叙事艺术的归纳,以及本文的研究不足之处的指明。
【学位单位】:广西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I207.425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李洱长篇小说的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研究思路
第一章 李洱长篇小说的叙事主题
第一节 日常生活中个人意识的消亡
第二节 权力斗争中个人意识的体现
一、历史知识分子的悲剧性命运
二、乡村知识分子的世俗性裂变
第二章 李洱长篇小说的叙事策略
第一节 言说的叙述者
一、多样化的叙述者
二、隐藏式的叙述者
第二节 错落化的叙事时间
一、“现在”对话中的历史倒叙
二、日常生活下的细节插叙
第三节 缤纷的叙事意象
一、线索化的物意象
二、场景化的景意象
第三章 李洱长篇小说的叙事话语
第一节 叙事话语的口语化特征
第二节 叙事话语的言语构成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82100
【学位单位】:广西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I207.425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李洱长篇小说的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研究思路
第一章 李洱长篇小说的叙事主题
第一节 日常生活中个人意识的消亡
第二节 权力斗争中个人意识的体现
一、历史知识分子的悲剧性命运
二、乡村知识分子的世俗性裂变
第二章 李洱长篇小说的叙事策略
第一节 言说的叙述者
一、多样化的叙述者
二、隐藏式的叙述者
第二节 错落化的叙事时间
一、“现在”对话中的历史倒叙
二、日常生活下的细节插叙
第三节 缤纷的叙事意象
一、线索化的物意象
二、场景化的景意象
第三章 李洱长篇小说的叙事话语
第一节 叙事话语的口语化特征
第二节 叙事话语的言语构成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彦姝;;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中排泄物意象的审美嬗变[J];现代中文学刊;2015年02期
2 吴虹飞;;李洱 作家嘴里开花腔[J];南方人物周刊;2009年12期
3 张爱丽;;凌叔华小说的意象叙事[J];燕赵学术;2008年02期
4 李洱;梁鸿;;虚无与怀疑语境下的小说之变[J];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03期
5 李洱;;一个怀疑主义者的自述[J];小说评论;2006年04期
6 徐德明;《石榴树上结樱桃》:叙述和隐喻之间的对位与张力[J];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03期
7 施战军;转换中的李洱[J];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04期
8 张宁;“让一个我变成那无数个我”——关于李洱长篇小说《花腔》[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9 敬文东;历史以及历史的花腔化——论李洱的《花腔》[J];小说评论;2003年06期
10 李迎丰;国际化语境中的知识悲剧——李洱小说《花腔》中话语结构的比较文学阐释[J];中国比较文学;2003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邵部;失落的境地与不弃的言说[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2 王宁;论中国当代小说乡村知识分子形象的美学变迁[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28821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82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