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地理与学理:“小桐城”和“大桐城”之辨

发布时间:2020-11-13 23:22
   "桐城派"在地理与学理层面葆有"小桐城"与"大桐城"属性。"小桐城"的诸多望姓大族从宋元时期的学术高地江西、徽州迁至桐城,携来理学与辞章学的深厚传统,构成学理上的"大桐城",此为东西向学术交融的典型案例。桐城派在文统上主张承续"韩、欧之间",并一以贯之;而在道统上疏请"从祀"方苞却归于失败,曾国藩便以家塾名义重构了包含姚鼐在内的道统从祀名录。桐城派文统与道统的树立,首先在于"专""精",有所遵循,此之谓"小桐城";其次在于"会通""闳通",有所广纳,此之谓"大桐城";最后在于追祖溯源,与古圣之道接续,由学理上的多元之"大"到地理上的一邑之"小",再到统绪上的会通之"大"。
【文章目录】:
一 迁徙:江西、徽郡与“大桐城”
二 “小桐城”:融汇学理与囿于地理
三 “派”的衍播:地理上的大、小“桐城”
四 “统”的扩容:学理上的大、小“桐城”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锐;;桐城人舒芜[J];书屋;2020年05期

2 黄春燕;;略论清代桐城文化世家的学术文化传承[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1期

3 陈啸;徐莹;;萧晓阳的眼界与《近代桐城文派研究》[J];博览群书;2018年02期

4 朱丽霞;谢安松;;近代文学研究新境域——评萧晓阳《近代桐城文派研究》[J];社会科学动态;2018年05期

5 卢坡;;理解的批判:鲁迅与桐城文章[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年09期

6 许结;;区域与辐射:桐城古文小议[J];古典文学知识;2011年03期

7 沈志富;;明清时期桐城的乡邦文献[J];古典文学知识;2017年03期

8 黄莉;陈涛;;明清桐城文化对桐城学派形成的影响研究[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9 姜萍;姜趙治;;一部展現桐城地方特色的詩歌總集——《桐舊集》編後瑣談[J];古籍研究;2019年01期

10 吴微;;桐城文章的“别样风景”——以严复、林纾的翻译为中心[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吴微;桐城文章与新学的兴起[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邰红红;曾国藩与桐城中兴[D];上海大学;2008年

3 周成强;明清桐城望族诗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陈晓红;方东树诗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莹莹;桐城文派的一股清脉[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王杨;林纾与桐城派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3 冯丽君;桐城四祖与《史记》[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4 赵栋栋;桐城文派的形成及其古文理论意义之阐释[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陈冰;清末民初桐城派留日风潮探微[D];安徽大学;2013年

6 王雅勤;桐城古文与小说笔法[D];安徽师范大学;2016年

7 胡丹;守正与变通:吴汝纶文学活动中的一种现象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4年

8 何果;韩愈古文对桐城古文的影响研究[D];河南大学;2014年

9 龚亚玲;方孝标诗文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4年

10 黄晨晨;桐城派的现代转型[D];安徽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827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827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5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