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学生小说创作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3 09:44
西南联大学生小说创作是现当代学生小说创作的一座高峰,他们在特殊的时代中成长和创作,风雨飘零的祖国和战争中苦难的人民让他们有了创作和记录的冲动。在龙云统治之下远离政治中心,相对独立自由的云南和教授治校,坚持“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教学原则的西南联大给了联大学子充分的创作空间,让他们在创作中可以写自己所想,叙自己所见。西南联大坚持的通识教育给予了联大学子更广博的视野和创作眼界,作家、文学家云集的校园让他们的创作有了坚实的后盾,尤其是大作家的指导和带路让联大学子在创作的道路上有了引路灯,而云南钟灵毓秀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地方文化给了联大学子独特的创作素材,正是这种种因素的集合造就了一批优秀的西南联大学生小说创作家。西南联大学生小说家立足自身,以自我的视角关注着社会、劳苦大众和自身,他们通过作品来表达对社会的期望,对劳苦群众的同情和对自身的审视。他们的小说创作大概可以分为对抗战生活的展现、对知识分子的描摹、对人生百态的书写和对内在意识的发掘四个方面,在他们的笔下,有战争中家破人亡的苦难人民,也有战争中英勇果敢的斗争者,甚至有卖国求荣的汉奸。身为知识分子他们自己也成为描写对象,或对不正之风进行批判,...
【文章来源】: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时间段和西南联大学生小说家界定
三、文献综述
第一章 西南联大学生小说创作背景及环境
第一节 全民抗战下的特殊时代背景
第二节 相对宽松自由的创作环境
一、自由之云南
二、自由之校园
第三节 西南联大文化环境
一、联大的通识教育
二、大师云集的校园
三、云南地方文化
第二章 西南联大学生小说内容分析
第一节 抗战生活的展现
一、战争下的民众生活
二、战争中的故事
第二节 知识分子的描写
第三节 人生百态的再现
一、世俗生活的展现
二、苦难人生的书写
第四节 内在意识的发掘
第三章 西南联大学生小说创作的特点
第一节 现实主义为主的创作
一、现实主义主题表现
二、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第二节 对现代主义的尝试
一、西南联大学生小说作品的现代主义特征
二、西南联大学生小说中的现代主义创作手法
三、西南联大现代主义作品与西方现代主义作品的区别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南联大研究的史料与视野问题[J]. 陆韧,杨海挺,石敏.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6)
[2]中国校园文学的一座高峰——论西南联大学生创作[J]. 李光荣.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6)
[3]战争夹缝中的现代性追求——以西南联合大学作家创作为中心[J]. 文学武. 晋阳学刊. 2011(01)
[4]西南联大时期冯至的小说创作及其外来影响——以《伍子胥》为例[J]. 杨绍军. 学术探索. 2009(06)
[5]西南联大诗人群战争诗的三大主题[J]. 王燕.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
[6]汪曾祺初期小说四篇[J]. 李光荣.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9(02)
[7]当年习作不寻常——汪曾祺初期小说校读札记[J]. 李光荣.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9(02)
[8]《钓》:汪曾祺的文学开端[J]. 李光荣. 新文学史料. 2009(01)
[9]《复仇》:精神的变形与灵魂的蜕变——汪曾祺早期小说《复仇》解读[J]. 肖利庆. 鸡西大学学报. 2009(01)
[10]西南联大文学与香港《大公报·文艺》[J]. 李光荣. 抗战文化研究. 2008(00)
硕士论文
[1]初绽于校园的自由之花[D]. 江世芳.山东师范大学 2014
[2]论沈从文云南时期创作的新变[D]. 曾小佳.湖南科技大学 2011
[3]汪曾祺小说创作论[D]. 王艳蕾.福建师范大学 2007
[4]《文聚》研究[D]. 黄菊.西南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33492
【文章来源】: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时间段和西南联大学生小说家界定
三、文献综述
第一章 西南联大学生小说创作背景及环境
第一节 全民抗战下的特殊时代背景
第二节 相对宽松自由的创作环境
一、自由之云南
二、自由之校园
第三节 西南联大文化环境
一、联大的通识教育
二、大师云集的校园
三、云南地方文化
第二章 西南联大学生小说内容分析
第一节 抗战生活的展现
一、战争下的民众生活
二、战争中的故事
第二节 知识分子的描写
第三节 人生百态的再现
一、世俗生活的展现
二、苦难人生的书写
第四节 内在意识的发掘
第三章 西南联大学生小说创作的特点
第一节 现实主义为主的创作
一、现实主义主题表现
二、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第二节 对现代主义的尝试
一、西南联大学生小说作品的现代主义特征
二、西南联大学生小说中的现代主义创作手法
三、西南联大现代主义作品与西方现代主义作品的区别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南联大研究的史料与视野问题[J]. 陆韧,杨海挺,石敏.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6)
[2]中国校园文学的一座高峰——论西南联大学生创作[J]. 李光荣.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6)
[3]战争夹缝中的现代性追求——以西南联合大学作家创作为中心[J]. 文学武. 晋阳学刊. 2011(01)
[4]西南联大时期冯至的小说创作及其外来影响——以《伍子胥》为例[J]. 杨绍军. 学术探索. 2009(06)
[5]西南联大诗人群战争诗的三大主题[J]. 王燕.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
[6]汪曾祺初期小说四篇[J]. 李光荣.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9(02)
[7]当年习作不寻常——汪曾祺初期小说校读札记[J]. 李光荣.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9(02)
[8]《钓》:汪曾祺的文学开端[J]. 李光荣. 新文学史料. 2009(01)
[9]《复仇》:精神的变形与灵魂的蜕变——汪曾祺早期小说《复仇》解读[J]. 肖利庆. 鸡西大学学报. 2009(01)
[10]西南联大文学与香港《大公报·文艺》[J]. 李光荣. 抗战文化研究. 2008(00)
硕士论文
[1]初绽于校园的自由之花[D]. 江世芳.山东师范大学 2014
[2]论沈从文云南时期创作的新变[D]. 曾小佳.湖南科技大学 2011
[3]汪曾祺小说创作论[D]. 王艳蕾.福建师范大学 2007
[4]《文聚》研究[D]. 黄菊.西南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334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933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