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1949年文协香港(港粤)分会考论
发布时间:2020-12-26 07:00
1946年2月成立于广州并于同年夏迁至香港的中华全国文艺协会(文协)香港(港粤)分会,不仅是抗战后会员数量最多的文协分会,也是其唯一的海外分会。它积极利用位处英殖民地的特殊地缘条件,开展了大量形式多样的文艺工作,成为了当时文协旗下极为活跃、并发挥了巨大影响力的分支机构,起到了担负旅港文艺界统一战线主力的历史作用,为将"孤悬海外"的旅港左翼文化人纳入到与祖国内地同一脉搏的文艺运动进程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文章来源】:文学评论. 2020年02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在穗之文协港粤分会
二分会迁港后的组织结构
三分会在港主办的各项活动
(一)编辑出版分会会刊
(二)年会暨“五四”文艺节晚会
(三)举办青年文艺创作竞赛
(四)推动群众性文艺工作
(五)组织旅港文艺界交流联谊
四旅港文艺界的统战主力:文协香港(港粤)分会的历史作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港版《文艺生活》月刊与战后香港文学[J]. 王丹. 学术研究. 2014(09)
[2]司马文森和《文艺生活》[J]. 雷蕾. 新文学史料. 1985(02)
[3]香港人间书屋二三事——纪念故友黄新波、黄宁婴同志[J]. 华嘉. 新文学史料. 1982(01)
[4]《中国诗坛》杂忆[J]. 黄宁婴,黄篱. 新文学史料. 1980(02)
本文编号:2939251
【文章来源】:文学评论. 2020年02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在穗之文协港粤分会
二分会迁港后的组织结构
三分会在港主办的各项活动
(一)编辑出版分会会刊
(二)年会暨“五四”文艺节晚会
(三)举办青年文艺创作竞赛
(四)推动群众性文艺工作
(五)组织旅港文艺界交流联谊
四旅港文艺界的统战主力:文协香港(港粤)分会的历史作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港版《文艺生活》月刊与战后香港文学[J]. 王丹. 学术研究. 2014(09)
[2]司马文森和《文艺生活》[J]. 雷蕾. 新文学史料. 1985(02)
[3]香港人间书屋二三事——纪念故友黄新波、黄宁婴同志[J]. 华嘉. 新文学史料. 1982(01)
[4]《中国诗坛》杂忆[J]. 黄宁婴,黄篱. 新文学史料. 1980(02)
本文编号:29392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939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