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范云与西邸文人交游考论

发布时间:2020-12-27 00:35
  齐梁时期,政权更迭频繁,国祚较短,却是文学发展的繁荣时期,王公大臣招揽文人形成文学集团,如卫军将军王俭集团、豫章王萧疑集团、随王萧子隆集团以及最负盛名的竟陵王萧子良集团。在萧子良的西邸文人集团中,竟陵八友文学成就最高、影响最大。这些人多是当时著名的青年才俊,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以“竟陵八友”为主的文学与政治兼顾的团体。之所以以西邸文人为题而非竟陵八友,是因为范云与西邸文人皆有交游,而本文的重点则是放在了在西邸文人之中影响力最大的竟陵八友上,以达到考辨的目的。本文从范云与西邸文人之间的交游活动入手,立足于史料的梳理考据,展示出范云较为宽广的交友面,说明其担任了竟陵王萧子良发言人身份的事实。而在西邸文人集团中以竟陵八友最为活跃,而时人提起竟陵八友,更多的则是把其与永明体及永明体作家群相互重叠,以至于容易让人误解,竟陵八友的核心是沈约和谢朓。但综合文学、政治、行政等多方面因素考虑,事实上范云应处于核心地位上,进而通过范云提出的“中和”诗歌理念对永明体的推动作用、以及他在竟陵王萧子良夺位事件和梁武帝萧衍登基事件中所承担的责任扮演角色的重要性上,加以证明,试图在对范云就文学史上的地位能够重新得到评估...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意义与价值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一章 范云与西邸文人的交游活动
    第一节 范云的家世及其性格
    第二节 范云的交游活动
        一、范云与萧氏皇族的交游
        二、范云与沈约、任昉的交游
        三、范云与王融、谢朓、萧琛和陆倕的交游
        四、范云与刘绘、范缜和何逊的交游
第二章 范云的文学地位
    第一节 范云中和理念对永明体发展的助力
    第二节 范云的诗歌创作
第三章 范云的政治地位
    第一节 从萧子良夺位事件上看范云的地位
    第二节 从萧衍代齐建梁事件上看范云的地位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范云年谱[J]. 柏俊才.  中国韵文学刊. 2008(04)
[2]“竟陵八友”诗文辑佚[J]. 柏俊才.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8(04)
[3]范缜籍贯考辨[J]. 陈文英.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1(05)
[4]论《文选》收录标准与齐梁作家作品评赏间的异同[J]. 傅刚.  殷都学刊. 1999(01)
[5]永明体“新变”说[J]. 张国星.  文学评论. 1998(05)
[6]“竟陵八友”文学集团的形成及其特点[J]. 聂大受.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02)
[7]试论“竟陵八友”文学集团的形成——“竟陵八友”论之一[J]. 聂大受.  天水师专学报. 1997(01)
[8]梁武帝和“竟陵八友”[J]. 曹道衡.  齐鲁学刊. 1995(05)
[9]范缜祖系生平考辨[J]. 顿嵩元.  天中学刊(驻马店师专学报). 1995(03)
[10]永明文人集团述论[J]. 跃进.  浙江学刊. 1992(06)

博士论文
[1]“竟陵八友”考论[D]. 柏俊才.华中师范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竟陵八友”赠答诗研究[D]. 王郡.湖北大学 2014
[2]竟陵八友交游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D]. 姜东波.中南民族大学 2013
[3]齐梁诗风嬗变研究[D]. 李鹏.安徽师范大学 2010
[4]范云诗歌研究[D]. 周忠起.上海师范大学 2008
[5]范云及范氏家族文学考论[D]. 张斌.浙江大学 2007
[6]萧子良与“竟陵八友”[D]. 刘静.华东师范大学 2007
[7]范云诗歌研究[D]. 孙艳庆.广西师范大学 2007
[8]两晋南朝南阳顺阳范氏家族研究[D]. 刘克兵.湖南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407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9407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a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