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新世纪乡土小说婚恋观的欲望化书写

发布时间:2020-12-26 20:32
  历史走进新世纪已近二十载,无论是作家的创作姿态还是读者的阅读期待都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单从新世纪乡土小说来说,在中国百年乡土文学史中,再没有哪个时代比新世纪更关注农民的婚恋状况、情感倾向。任何时代的道德伦理变迁与社会发展程度和发展水平密不可分。那处于社会全面转型、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乡土社会又会产生怎样的婚恋伦理呢?乡土小说作家给出了答案:欲望化。从新世纪以来的多部作品中可以看到,“欲望化”的婚恋价值取向已经成为当下乡土小说中农民婚恋观的主要形态。因此,借助新世纪乡土小说中的婚恋观的欲望化书写这一媒介能够更深层次地把握新世纪乡土小说创作的动态和传达出的时代情感,更深刻地体会在消费文化为主导的转型时期,城乡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空间、价值立场和道德观念对农民造成的巨大心理冲击。本文以新世纪乡土小说婚恋观的欲望化书写为研究对象,从四个维度来对其进行论述:生成语境、文本表现、艺术特征、书写得失,全文亦按照该逻辑线索进行架构,分为五个章节。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概述了新世纪乡土小说、婚恋观、欲望化书写三个主要论述对象的概念内涵及各自的理论基础,简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并扼要地陈述本论题的研究...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概念阐释及研究背景
        0.1.1 新世纪乡土小说的概念厘定及研究现状
        0.1.2 婚恋观的概念阐释及研究现状
        0.1.3 欲望化书写
    0.2 研究意义和价值
    0.3 研究方法
    0.4 本论文选题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1 新世纪乡土小说婚恋观欲望化书写的生成语境
    1.1 中国现当代文学婚恋观书写的流变
        1.1.1 “人的发现”:“五四”对婚恋自由的呐喊
        1.1.2 “革命+恋爱”模式的产生和延续
        1.1.3 新世纪乡土小说婚恋观的欲望化书写
    1.2 新世纪乡土小说婚恋观的欲望化书写之社会语境
        1.2.1 城市对农村的围困
        1.2.2 农村权力机制的失衡
    1.3 作家主体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1.3.1 城裔作家与农裔作家的主观经验和客观想象
        1.3.2 作家性别与文学选择
    1.4 商业化时代的文学受众期待与传播空间
2 新世纪乡土小说婚恋观欲望化书写之思想内涵
    2.1 农村婚姻的市场化
    2.2 权力与婚姻的联结
    2.3 经济实力对两性关系的决定性作用
    2.4 现代义利观对传统贞节观的置换
3 新世纪乡土小说婚恋观欲望化书写之艺术特征
    3.1 “理智的情感”对政治话语的解构
    3.2 碎片化的乡土日常生活建构
    3.3 婚恋抒情的衰变与欲望化书写的强化
4 新世纪乡土小说婚恋观欲望化书写之得与失
    4.1 比较视阈下的新世纪乡土小说的欲望化书写
        4.1.1 群体认同与个人本位:中西方婚恋价值取向的精神向导
        4.1.2 自由与欲望:现代婚恋自由追求与新世纪欲望化婚恋的覆辙
        4.1.3 爱情与物质:城市理性婚恋观与乡土功利婚恋观的分野
    4.2 乡土社会的欲望表达:让乡土为自己发声
        4.2.1 现代性批判:乡土空间的打破与重组
        4.2.2 精神启蒙:“归来者”视角下的乡村变革与思想启蒙双重变奏
        4.2.3 精神回乡:城乡二元对立中的欲望形态与欲望时代的精神坚守
    4.3 “失魂”的乡土欲望化婚恋书写:何处是归程
        4.3.1 城市“妖魔化”存在:城市恐惧症
        4.3.2 欲望时代对乡土人性异化的过度渲染
        4.3.3 作家对现代性的集体性拒斥
    4.4 现代社会伦理危机中理想精神家园的重建
        4.4.1 理性的思考:城乡文化冲突中作家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意识
        4.4.2 对立与统一:传统伦理与现代价值的融汇
        4.4.3 温情与诗意:城乡博弈中如何叙述农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梁庄的堂吉诃德”——梁鸿作品对谈纪实[J]. 梁鸿,邵丽,李敏,刘军.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8(01)
[2]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乡土小说转型[J]. 丁帆.  文学教育(上). 2015(05)
[3]范小青新世纪小说中的身份焦虑[J]. 毕盛群,陈国恩.  文学教育(上). 2014(12)
[4]文化镜城与隐形书写——戴锦华访谈录[J]. 戴锦华,邹赞.  中国图书评论. 2014(04)
[5]新世纪乡土小说“流动农民”叙事的价值取向与叙述选择[J]. 李兴阳,丁帆.  天府新论. 2013(03)
[6]传统与现代之间——新生代农民工的恋爱与婚姻[J]. 吴新慧.  中国青年研究. 2011(01)
[7]新世纪乡土小说的三大病症[J]. 雷鸣.  文艺评论. 2010(06)
[8]“东坝”意境及其意义——评鲁敏的小说世界[J]. 郑孝芬.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0(11)
[9]“欲望书写”断论[J]. 李运抟.  钦州学院学报. 2010(05)
[10]凝眸乡村的诗意想象——周大新乡土小说探微[J]. 李丰仙,黄国景.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博士论文
[1]新世纪乡土小说研究[D]. 赵丽妍.吉林大学 2012
[2]论1990年代以来的乡村小说叙事[D]. 李勇.武汉大学 2010
[3]新世纪中国乡村叙事研究[D]. 韩文淑.吉林大学 2009
[4]1990年代以来中国乡土小说研究[D]. 张懿红.兰州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城市化背景下新世纪乡土小说的悖论[D]. 吴佳楠.西南交通大学 2011



本文编号:29404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9404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b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