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根而起:论肖江虹小说中的乡村世界
发布时间:2020-12-26 20:08
西蒙娜·薇依(Simone Weil)认为现代的城市生活使人们脱离了对土地的依赖,也脱离了对过去的团体、过去的精神营养的依赖。于是所有的人都像无根浮萍,处于“拔根状态”。肖江虹笔下的小说人物从逃离土地开始,整个乡村就处于一种拔根状态。本研究把农民逃离土地作为乡村拔根的出发点,通过“农民的离地”衍生出了乡村的种种拔根:乡村荒芜、礼仪消解、道德沦丧、民俗异化等拔根现象。第二章则主要分析这些拔根现象产生的社会原因,其一是与国家的政策有关;其二是城市的“拉力”与农村的“推力”,即“城乡之间的推拉力”因素是造成农民离地的另一原因。第三章从农民进城后的生存境况来展开,即“亦工亦农”的身份让他们饱受现代化给他们带来的种种伤害:残疾、绝症、死亡等。其二,从制度、空间、交际三个维度来分析农民工的城市边缘形象。其三,是从乡村劳动力的流失,导致乡村“三留守”问题逐渐呈现以致严重突出。第四章则主要是写肖江虹对“乡村拔根”的扎根呼唤,以及对城乡关系走向和解的展望。第一节写肖江虹通过对民俗匠人扎根的描述,来唤起失根青年的敬畏之心。第二节写,在城乡关系对立的背景下,通过民俗匠人们观看到的“幻景”,来展望城乡关系未来...
【文章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乡村的拔根
第一节 农民的离地
一 土地的含义
二 农民与土地
三 农民的离地
第二节 传统民俗文化的拔根
一 礼仪与道德的消解
二 民俗走向市场
第二章 拔根的社会成因
第一节 国家政策
一 户籍制度的松动
二 乡镇企业的大量兴起
第二节 城乡的推拉力
一 推拉理论的概述
二 农民进城的“推拉”因素
第三章 双重身份及其代价
第一节 身份的双重与代价
一 双重身份的浮现
二 工人身份的代价
第二节 城市的边缘群体
一 在制度的边缘失范
二 在城市的边缘驻扎
三 在交际的边缘承受
第三节 村庄里的留守者
一 三留守群体
二 留守的无奈
第四章 扎根与展望
第一节 敬畏之心的呼唤
一 敬畏生命
二 敬畏道德
第二节 城乡应走向和解
一 城乡对立
二 城乡应走向和解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肖江虹民俗“三部曲”艺术风格探析[J]. 尹爱华. 晋中学院学报. 2019(01)
[2]论肖江虹小说中的底层叙事[J]. 孙晓楠. 文化学刊. 2018(08)
[3]在城市与乡村边缘游走:肖江虹小说人物的存在境遇[J]. 颜军. 扬子江评论. 2018(03)
[4]肖江虹小说的民俗叙事[J]. 杨波.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5]《蛊镇》中的方言俗语与乡土叙事[J]. 许贤.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2)
[6]“蛊镇”细读:苍生鬼神不等闲[J]. 杜国景.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7]肖江虹民俗小说的三重世界——论肖江虹的“民俗三部曲”[J]. 尤作勇.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8]民俗书写与现代世界——肖江虹《傩面》座谈会纪要[J]. 颜军,肖江虹,尤作勇,杨波,杨飞,杜国景,龚婷婷.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9]浅析肖江虹《阴谋》中赵武的身份焦虑[J]. 严义卿.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33)
[10]贵州70后作家叙事角度的不同书写[J]. 王伶俐. 戏剧之家. 2017(21)
博士论文
[1]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教育补偿研究[D]. 张宇.天津大学 2015
[2]当代中国乡村文明建设研究[D]. 夏淼.兰州大学 2011
[3]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变迁及其建构问题研究[D]. 周军.吉林大学 2010
[4]90年代以来新乡土小说的流变[D]. 赵允芳.南京师范大学 2008
[5]农民进城[D]. 蔡志海.华中师范大学 2006
[6]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 钱正武.中共中央党校 2006
[7]论中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及解决当前失地农民问题的对策[D]. 廖小军.福建师范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 钟涛.广西大学 2018
[2]“去乡村化”时代语境下的肖江虹小说研究[D]. 周鹏.渤海大学 2018
[3]牧歌与挽歌的和鸣[D]. 冯露萱.吉林大学 2017
[4]肖江虹小说的文化书写[D]. 许雅倩.西北师范大学 2017
[5]城乡间的进退[D]. 刘香.江西师范大学 2015
[6]农村空巢老人社会适应问题研究[D]. 温忠文.江西农业大学 2014
本文编号:2940383
【文章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乡村的拔根
第一节 农民的离地
一 土地的含义
二 农民与土地
三 农民的离地
第二节 传统民俗文化的拔根
一 礼仪与道德的消解
二 民俗走向市场
第二章 拔根的社会成因
第一节 国家政策
一 户籍制度的松动
二 乡镇企业的大量兴起
第二节 城乡的推拉力
一 推拉理论的概述
二 农民进城的“推拉”因素
第三章 双重身份及其代价
第一节 身份的双重与代价
一 双重身份的浮现
二 工人身份的代价
第二节 城市的边缘群体
一 在制度的边缘失范
二 在城市的边缘驻扎
三 在交际的边缘承受
第三节 村庄里的留守者
一 三留守群体
二 留守的无奈
第四章 扎根与展望
第一节 敬畏之心的呼唤
一 敬畏生命
二 敬畏道德
第二节 城乡应走向和解
一 城乡对立
二 城乡应走向和解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肖江虹民俗“三部曲”艺术风格探析[J]. 尹爱华. 晋中学院学报. 2019(01)
[2]论肖江虹小说中的底层叙事[J]. 孙晓楠. 文化学刊. 2018(08)
[3]在城市与乡村边缘游走:肖江虹小说人物的存在境遇[J]. 颜军. 扬子江评论. 2018(03)
[4]肖江虹小说的民俗叙事[J]. 杨波.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5]《蛊镇》中的方言俗语与乡土叙事[J]. 许贤.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2)
[6]“蛊镇”细读:苍生鬼神不等闲[J]. 杜国景.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7]肖江虹民俗小说的三重世界——论肖江虹的“民俗三部曲”[J]. 尤作勇.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8]民俗书写与现代世界——肖江虹《傩面》座谈会纪要[J]. 颜军,肖江虹,尤作勇,杨波,杨飞,杜国景,龚婷婷.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9]浅析肖江虹《阴谋》中赵武的身份焦虑[J]. 严义卿.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33)
[10]贵州70后作家叙事角度的不同书写[J]. 王伶俐. 戏剧之家. 2017(21)
博士论文
[1]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教育补偿研究[D]. 张宇.天津大学 2015
[2]当代中国乡村文明建设研究[D]. 夏淼.兰州大学 2011
[3]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变迁及其建构问题研究[D]. 周军.吉林大学 2010
[4]90年代以来新乡土小说的流变[D]. 赵允芳.南京师范大学 2008
[5]农民进城[D]. 蔡志海.华中师范大学 2006
[6]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 钱正武.中共中央党校 2006
[7]论中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及解决当前失地农民问题的对策[D]. 廖小军.福建师范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 钟涛.广西大学 2018
[2]“去乡村化”时代语境下的肖江虹小说研究[D]. 周鹏.渤海大学 2018
[3]牧歌与挽歌的和鸣[D]. 冯露萱.吉林大学 2017
[4]肖江虹小说的文化书写[D]. 许雅倩.西北师范大学 2017
[5]城乡间的进退[D]. 刘香.江西师范大学 2015
[6]农村空巢老人社会适应问题研究[D]. 温忠文.江西农业大学 2014
本文编号:29403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940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