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铁凝的早期小说创作
发布时间:2021-01-02 15:17
文革结束,国家的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人们得以获得对后文革时代的现代民族国家进行重新想象的机会。本文的引言部分以宏观视域介绍了铁凝早期小说被研究界所遮蔽与忽视的现状,简略地指出了研究其早期小说的价值。借以通过铁凝早期创作这一窗口进一步管窥70年代与80年代之交文学复杂的承继关系。本文第一章是对铁凝早期创作状况进行概说。包括铁凝早期小说创作准备、早期小说的起止时间与阶段划分、铁凝早期小说研究综述等三个方面,叙述铁凝是如何走上文坛的,并辨析其早期小说创作的起讫时间。第二章专注于文本,从时代背景与个人家族革命史上剖析作家的早期作品。本章以文革末期政治主流情况、铁凝创作与主流政治的关联以及对铁凝的早期作品的具体分析三个方面揭示铁凝早期与时代主流同步的创作情况。第三章从思潮方面阐述铁凝创作与主流政治的暧昧互动与张力。彰显了其自创作初期转变后的另一个面向:铁凝没有亦步亦趋地沿着主流的轨迹行走,而是深入生活、独立思考。着重以铁凝的初次对于原则提出质疑的“犯规”之作——《灶火的故事》和被研究者误读为少女安然不向陈旧是势力妥协的《没有纽扣的红衬衫》为主要论述对象。第四章叙述铁凝一直不变的底色...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铁凝早期小说创作概说
第一节 走上文坛
第二节 早期小说创作时间界定
第三节 铁凝早期小说创作研究考述
第二章 与时代主流同步
第一节 文革后期的文坛
第二节 暧昧互动:编织“集体大我”
第三章 保持“自我”的独行者
第一节 早行人的转变
第二节 思潮运动与铁凝创作
一、难言的“灶火”
二、被误读的“红衬衫”
第四章 众声喧哗中不变的底色
第一节 生活中的爱与真
第二节 人性的底色慢慢铺陈
第三节“关系”中的小说世界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自我相异性与浪漫主义幽灵——试论《永远有多远》隐含的女性另类谱系[J]. 陈晓明. 当代作家评论. 2010(04)
[2]历史开裂处的个人叙述——城乡间的女性与当代文学中个人意识的悖论[J]. 罗岗,刘丽. 文学评论. 2008(05)
[3]铁凝早期小说的审美探析[J]. 吴延生. 名作欣赏. 2006(10)
[4]“天地之间有大美”——荷花淀派与铁凝早期创作论[J]. 闫红. 名作欣赏. 2006(10)
[5]铁凝小说的叙事伦理[J]. 谢有顺. 当代作家评论. 2003(06)
[6]“关系”一词在小说中——在苏州大学“小说家讲坛”上的讲演[J]. 铁凝,王尧,栾梅健. 当代作家评论. 2003(06)
[7]探寻“人类情感”的心灵艺术——铁凝小说创作综论[J]. 崔志远. 河北学刊. 2001(04)
[8]愤怒之舞——铁凝小说一解[J]. 易光. 当代文坛. 1995(01)
[9]她向生活的潜境挖掘——说《麦秸垛》及其它[J]. 雷达. 当代作家评论. 1987(03)
[10]论文学的主体性[J]. 刘再复. 文学评论. 1985(06)
本文编号:2953140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铁凝早期小说创作概说
第一节 走上文坛
第二节 早期小说创作时间界定
第三节 铁凝早期小说创作研究考述
第二章 与时代主流同步
第一节 文革后期的文坛
第二节 暧昧互动:编织“集体大我”
第三章 保持“自我”的独行者
第一节 早行人的转变
第二节 思潮运动与铁凝创作
一、难言的“灶火”
二、被误读的“红衬衫”
第四章 众声喧哗中不变的底色
第一节 生活中的爱与真
第二节 人性的底色慢慢铺陈
第三节“关系”中的小说世界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自我相异性与浪漫主义幽灵——试论《永远有多远》隐含的女性另类谱系[J]. 陈晓明. 当代作家评论. 2010(04)
[2]历史开裂处的个人叙述——城乡间的女性与当代文学中个人意识的悖论[J]. 罗岗,刘丽. 文学评论. 2008(05)
[3]铁凝早期小说的审美探析[J]. 吴延生. 名作欣赏. 2006(10)
[4]“天地之间有大美”——荷花淀派与铁凝早期创作论[J]. 闫红. 名作欣赏. 2006(10)
[5]铁凝小说的叙事伦理[J]. 谢有顺. 当代作家评论. 2003(06)
[6]“关系”一词在小说中——在苏州大学“小说家讲坛”上的讲演[J]. 铁凝,王尧,栾梅健. 当代作家评论. 2003(06)
[7]探寻“人类情感”的心灵艺术——铁凝小说创作综论[J]. 崔志远. 河北学刊. 2001(04)
[8]愤怒之舞——铁凝小说一解[J]. 易光. 当代文坛. 1995(01)
[9]她向生活的潜境挖掘——说《麦秸垛》及其它[J]. 雷达. 当代作家评论. 1987(03)
[10]论文学的主体性[J]. 刘再复. 文学评论. 1985(06)
本文编号:29531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953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