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共和与日常——评陈建华对周瘦鹃与民国上海文学文化的想象重构
发布时间:2021-01-15 07:54
<正>陈建华在《紫罗兰的魅影:周瘦鹃与上海文学文化,1911—1949》(下文简称《紫罗兰的魅影》)一书中,从近代著名通俗小说家、报人、翻译家、出版家和电影评论家周瘦鹃一生的艺文生涯和情感经历入手,通过印刷媒介、商品美学、女性想象、电影文化、新旧之争等多个维度,翻转出了一部以民国上海为中心的都市文学与文化的"万花筒"。在自序中,作者回忆20多年前在哈佛燕京图书馆与周瘦鹃的"邂逅",以及其后围绕这一议题的深邃思考和反复推敲——"无论是革命话语、茅盾、报刊、电影,多少都和周瘦鹃有关,
【文章来源】:现代中文学刊.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紫罗兰的魅影”:现代文学的别样书写
二、“上海世俗”:都市文学与“日常现代性”
三、“共和”机制与民国文化的范式转型
四、文学史:“重写”或“走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代文学史料的发现与使用[J]. 夏晓虹. 名作欣赏. 2018(16)
[2]紫罗兰的魅影[J]. 陈建华. 书城. 2017(11)
[3]革命、共和与日常生活——谈陈建华的书,以及再读张爱玲的启示[J]. 宋明炜. 书城. 2012(02)
[4]周瘦鹃论[J]. 范伯群.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5]从“革命”到“共和”——与陈建华教授对话[J]. 陈建华,张春田. 现代中文学刊. 2010(02)
[6]从精英到大众:近年美国中国城市史研究的“从上到下”取向[J]. 卢汉超. 史学月刊. 2008(05)
本文编号:2978538
【文章来源】:现代中文学刊.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紫罗兰的魅影”:现代文学的别样书写
二、“上海世俗”:都市文学与“日常现代性”
三、“共和”机制与民国文化的范式转型
四、文学史:“重写”或“走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代文学史料的发现与使用[J]. 夏晓虹. 名作欣赏. 2018(16)
[2]紫罗兰的魅影[J]. 陈建华. 书城. 2017(11)
[3]革命、共和与日常生活——谈陈建华的书,以及再读张爱玲的启示[J]. 宋明炜. 书城. 2012(02)
[4]周瘦鹃论[J]. 范伯群.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5]从“革命”到“共和”——与陈建华教授对话[J]. 陈建华,张春田. 现代中文学刊. 2010(02)
[6]从精英到大众:近年美国中国城市史研究的“从上到下”取向[J]. 卢汉超. 史学月刊. 2008(05)
本文编号:29785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978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