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书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0 08:26
韩愈是唐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诗文成就斐然,尤其文章方面被称为“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书信作为韩愈文章的一体,不仅在其文章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但学术界对韩愈的书信研究不多。本文拟对其创作情况、情志表达、艺术特征及与古文运动的关系四个方面加以深入探究,以期对韩愈书信进行全面的评价。本文除绪论、结语外共四章。第一章主要对韩愈书信的创作背景和分类加以分析,先从社会背景和个人背景两个方面来探讨其书信创作的大背景,接着将韩愈书信按照性质、写作时间和受书对象的不同来划分类别,对其内容加以探究。第二章从整体着眼,立足文本,从情志表达的角度来分为五类,即罹遭坎坷时的耿耿之心;匡时济世时的雄壮之情;干谒求进时的卑恭之意;作为良师益友时的真挚之情;直言极谏时的凛然之骨,并分析这些情志产生的原因和具体表现。第三章从韩愈书信的文本着手,主要论析韩愈书信独特的艺术特征,包括句式多变,挥洒自如;善用修辞,妙语连珠;遣词造句,严谨得体;义理明晰,思辨雄健和真情浸润,如话家常五个方面。第四章主要阐述韩愈书信与唐代古文运动的关系,即分为韩愈书信对唐代古文...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韩愈书信的创作背景和分类
第一节 韩愈书信的创作背景
一、韩愈书信创作的社会背景
二、韩愈书信创作的个人背景
第二节 韩愈书信的分类及内容
第二章 韩愈书信中的情志表达
第一节 罹遭坎坷时的耿耿之心
第二节 匡时济世时的雄壮之情
第三节 干谒求进时的卑恭之意
第四节 作为良师益友时的真挚之情
第五节 直言极谏时的凛然之骨
第三章 韩愈书信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句式多变,挥洒自如
第二节 善用修辞,妙语连珠
第三节 遣词造句,严谨得体
第四节 义理明晰,思辨雄健
第五节 真情浸润,如话家常
第四章 韩愈书信与唐代古文运动
第一节 韩愈书信对古文运动的作用
一、解释古文之义
二、宣扬古文思想
三、阐释古文文论
第二节 古文运动对韩愈书信的影响
一、赋予韩愈书信古文之气格
二、缔造韩愈书信文体之精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韩愈书信看其精神境界的前后变化[J]. 刘美玉. 河西学院学报. 2017(03)
[2]韩愈“上书”及骈散朝廷文字刍议[J]. 熊礼汇.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6(01)
[3]唐代书信之文的继承与新变[J]. 王凤玲. 北方论丛. 2014(05)
[4]浅论韩愈的为文观——以《答李翊书》为中心[J]. 李海楠. 焦作大学学报. 2014(02)
[5]论韩愈《答李翊书》中为人与为文的现代意义[J]. 张钰聆. 中国校外教育. 2012(21)
[6]试比较孟子的“养气”说和韩愈的“气盛言宜”说[J]. 冯杰. 沈阳大学学报. 2010(02)
[7]浅析韩愈论文书信[J]. 王凤玲.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0(02)
[8]韩愈、柳宗元论文书信之比较[J]. 王凤玲. 湖北社会科学. 2008(12)
[9]由韩柳书信对比二人的文学创作[J]. 王凤玲,崔伦强. 写作. 2008(09)
[10]浅论韩愈不平则鸣的文学观[J]. 王兆平. 文学教育(上). 2008(02)
博士论文
[1]韩愈古文评点整理与研究[D]. 姜云鹏.复旦大学 2013
[2]唐代前古文运动研究[D]. 李丹.四川师范大学 2011
[3]唐代书信研究[D]. 王凤玲.武汉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韩愈书启文研究[D]. 李娟.山西师范大学 2016
[2]韩愈应用文写作研究[D]. 徐丽娟.长春理工大学 2016
[3]唐代书信体散文研究[D]. 王彦琼.陕西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2988722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韩愈书信的创作背景和分类
第一节 韩愈书信的创作背景
一、韩愈书信创作的社会背景
二、韩愈书信创作的个人背景
第二节 韩愈书信的分类及内容
第二章 韩愈书信中的情志表达
第一节 罹遭坎坷时的耿耿之心
第二节 匡时济世时的雄壮之情
第三节 干谒求进时的卑恭之意
第四节 作为良师益友时的真挚之情
第五节 直言极谏时的凛然之骨
第三章 韩愈书信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句式多变,挥洒自如
第二节 善用修辞,妙语连珠
第三节 遣词造句,严谨得体
第四节 义理明晰,思辨雄健
第五节 真情浸润,如话家常
第四章 韩愈书信与唐代古文运动
第一节 韩愈书信对古文运动的作用
一、解释古文之义
二、宣扬古文思想
三、阐释古文文论
第二节 古文运动对韩愈书信的影响
一、赋予韩愈书信古文之气格
二、缔造韩愈书信文体之精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韩愈书信看其精神境界的前后变化[J]. 刘美玉. 河西学院学报. 2017(03)
[2]韩愈“上书”及骈散朝廷文字刍议[J]. 熊礼汇.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6(01)
[3]唐代书信之文的继承与新变[J]. 王凤玲. 北方论丛. 2014(05)
[4]浅论韩愈的为文观——以《答李翊书》为中心[J]. 李海楠. 焦作大学学报. 2014(02)
[5]论韩愈《答李翊书》中为人与为文的现代意义[J]. 张钰聆. 中国校外教育. 2012(21)
[6]试比较孟子的“养气”说和韩愈的“气盛言宜”说[J]. 冯杰. 沈阳大学学报. 2010(02)
[7]浅析韩愈论文书信[J]. 王凤玲.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0(02)
[8]韩愈、柳宗元论文书信之比较[J]. 王凤玲. 湖北社会科学. 2008(12)
[9]由韩柳书信对比二人的文学创作[J]. 王凤玲,崔伦强. 写作. 2008(09)
[10]浅论韩愈不平则鸣的文学观[J]. 王兆平. 文学教育(上). 2008(02)
博士论文
[1]韩愈古文评点整理与研究[D]. 姜云鹏.复旦大学 2013
[2]唐代前古文运动研究[D]. 李丹.四川师范大学 2011
[3]唐代书信研究[D]. 王凤玲.武汉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韩愈书启文研究[D]. 李娟.山西师范大学 2016
[2]韩愈应用文写作研究[D]. 徐丽娟.长春理工大学 2016
[3]唐代书信体散文研究[D]. 王彦琼.陕西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29887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988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