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從伎藝話本到文體話本

发布时间:2021-01-20 19:14
  底本、録本、擬編本代表了宋元時期與説話伎藝結緣的三種話本形態,其間藴含着從伎藝話本到文體話本發展的基本邏1和路徑,以及伎藝口演内容分解式文本化的演進過程。這種分解式的文本化,體現了口演内容從口頭形態轉化爲書面形態的矛盾衝突與碰撞調適,它作爲一種方式,寓含了一個立場,即基於書面編寫而對伎藝口演内容的主動性文本化意識;作爲一個過程,寓含了一個方向,即從伎藝故事負載的文本化向着伎藝體制負載的文本化的轉變。擬編本所表現出的伎藝體制負載的文本化方式,確立了朝着文體話本發展的文本化方向,並得益於宋元之際書面編寫領域重要變革的促進,引動了話本文體這一書面文體的出現。 

【文章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37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元代的直說作品與書面白話著述的自覺[J]. 徐大軍.  中华文史论丛. 2012(04)
[2]关于现存的所谓“宋话本”[J]. 章培恒.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01)
[3]《五代史平话》成书考述[J]. 丁锡根.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05)
[4]《五代史平话》为金人所作考[J]. 宁希元.  文献. 1989(01)



本文编号:29896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9896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9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