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1932年:中国左翼文艺运动历史分期的时间逻辑

发布时间:2021-01-28 08:33
  近些年学界对左翼文艺运动尤其是左联阶段的历史分期提出了不少新观点,依据的分期原则和方法各异。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的角度,在坚持"左翼十年"整体表述的基础上,依据左翼文艺运动指导思想和理论的变化,以"1932年"为左翼文艺运动前后期分界点,可以为左翼文艺运动乃至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早期发展的历史分期提供一种新的时间逻辑。 

【文章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传统的左翼文艺运动历史分期与命名
二、新的左翼文艺运动历史分期与命名
    1. 受左翼批评话语延展的影响,左翼文艺广义化,导致了“左翼文艺”在时间上的延长(6)
    2. 左翼文艺历史分期进一步精细化
    3. 出现了迥异于传统左翼文艺历史分期的分期法———剥离法
三、“1932年”之于左联分期
四、“1932年”作为左翼文艺运动历史分期的时间坐标
    1. 以左联成立事件作为革命文学论争结束的标志,并以此作为左翼文艺运动前后阶段划分的依据是一个认识上的陷阱
    2. 依据理论发展脉络,到1932年底,虽然宗派主义还在一定时期内存在,但庸俗社会学、机械唯物论和关门主义基本上得到了克服,左翼文艺运动真正实现了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文艺实践的开始,因此发生了质的变化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十年左翼文学研究中“世界视野”的引入与反思[J]. 翟猛.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9(04)
[2]从“十七年”文学“分期”讨论看“现代文学”的构造[J]. 唐蕾.  文学评论. 2018(04)
[3]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分期问题的思考[J]. 朱燕颐.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4(10)
[4]文学会议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分期问题[J]. 黄发有.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3(08)
[5]领导权之争——“左联”前后期转变的一种考察[J]. 隋华臣.  科学经济社会. 2013(02)
[6]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分期的再思考[J]. 张卫中.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3)
[7]何为左翼,如何传统——“左翼文学”的所指[J]. 曹清华.  学术月刊. 2008(01)
[8]寻找“革命文学”、“左翼文学”的历史规定性[J]. 程凯.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1)
[9]“分期”的意识形态——再论现代“文学”的确立与《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的出版[J]. 罗岗.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2)
[10]端正与迷失——1950—1976年左翼文学研究述评[J]. 孙进增.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4)



本文编号:30046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0046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8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