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年间使越诗文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1 17:20
清代康熙年间,中国与越南保持着稳定的宗藩关系。康熙在位期间,曾五次派遣使臣出使越南,部分使臣留下了记录出使概况的文献。本文简要叙述康熙年间中越两国的宗藩关系和出使概况,并以康熙时期的使越诗文为研究对象,根据使越作品中使臣的足迹,还原清代康熙年间使臣的出使路线,其中从北京到镇南关为国内路线,从镇南关至交州为越南境内路线。通过对使越诗文进行解读,概括出清康熙年间出使诗文的主要内容。使越诗歌主要讨论吴光的《使交集》和周灿的《使交吟》,吴光的诗歌或陈切时怀,或叙历山川,或凭眺往迹,或记述奇观,题材广泛,风格典雅;周灿多颂圣、谕祭以及与越南文人交流唱和的诗作。使越散文作品包括李仙根的《安南使事纪要》以及周灿的《使交记事》,前者在散文中展现了一波三折的出使过程和铿锵有力的外交辞令,后者记录了中越双方的礼仪之争,异常天气的征验问题,以及详尽的《杂记》和《安南世系略》等内容。通过文本解读,进而分析使越作品的文学书写。作品展现了清康熙年间使越使臣或悲愁或谨慎或快意的出使情怀;塑造了富有个性的使臣形象,使臣们廉洁奉公,智勇双全且重情重义;从中我们也能体味出使臣的华夷观念。在文学地理视阈下分析作品中的文学景...
【文章来源】: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清朝直隶省地图
图 2-2:清朝山东省地图(资料来源:本地图取自中国历史地图集编辑组编辑《中国历史地图集八册(中华地图学出版社出版,1974 年)第 60-61 页。地图上所标示的红表示吴光曾在此处赋诗,地图中的黄色线路即吴光的出使路线。)
清朝湖北省地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礼仪之争看历史上中越宗藩关系的复杂性[J]. 郑维宽,林炫臻. 文山学院学报. 2018(01)
[2]论元代安南纪行诗的书写特征与诗史意义[J]. 黄二宁.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5)
[3]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从《使交集》看地理与文学创作的关系[J]. 李惠玲,陈柏桥. 广西社会科学. 2016(06)
[4]李仙根年谱简编[J]. 胡传淮,陈名扬.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1)
[5]李仙根生平考述[J]. 胡傳淮,陳名揚. 蜀学. 2015(00)
[6]元人诗歌中的安南出使与南国奇景[J]. 周思成. 文史知识. 2015(11)
[7]古代中国与东南亚关系与文学交往研究述评[J]. 冯小禄,张欢. 东南亚纵横. 2015(07)
[8]遂宁历代显宦及鼎甲考录[J]. 胡传淮.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3)
[9]明清遂宁之五大家族[J]. 胡传淮. 寻根. 2014(06)
[10]中越关系的历史渊源与发展前瞻[J]. 梁志明.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4(09)
博士论文
[1]元代使臣研究[D]. 苗冬.南开大学 2010
[2]明朝与安南关系研究[D]. 陈文源.暨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14-19世纪中越使臣诗歌中的潇湘印象[D]. 陈柏桥.广西民族大学 2017
[2]越南燕行文献的唐宋人物纪咏诗研究[D]. 彭丹华.陕西师范大学 2014
[3]乾隆安南之役与中越宗藩关系的演变[D]. 孟文文.山东师范大学 2013
[4]清代越南使臣之“燕行”及其“诗文外交”研究[D]. 刘晓聪.广西民族大学 2013
[5]冲突与交流:中越宗藩关系研究[D]. 黄亮.江西师范大学 2012
[6]明洪武时期出访安南使臣研究1368—1398年[D]. 王学伟.暨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13144
【文章来源】: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清朝直隶省地图
图 2-2:清朝山东省地图(资料来源:本地图取自中国历史地图集编辑组编辑《中国历史地图集八册(中华地图学出版社出版,1974 年)第 60-61 页。地图上所标示的红表示吴光曾在此处赋诗,地图中的黄色线路即吴光的出使路线。)
清朝湖北省地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礼仪之争看历史上中越宗藩关系的复杂性[J]. 郑维宽,林炫臻. 文山学院学报. 2018(01)
[2]论元代安南纪行诗的书写特征与诗史意义[J]. 黄二宁.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5)
[3]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从《使交集》看地理与文学创作的关系[J]. 李惠玲,陈柏桥. 广西社会科学. 2016(06)
[4]李仙根年谱简编[J]. 胡传淮,陈名扬.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1)
[5]李仙根生平考述[J]. 胡傳淮,陳名揚. 蜀学. 2015(00)
[6]元人诗歌中的安南出使与南国奇景[J]. 周思成. 文史知识. 2015(11)
[7]古代中国与东南亚关系与文学交往研究述评[J]. 冯小禄,张欢. 东南亚纵横. 2015(07)
[8]遂宁历代显宦及鼎甲考录[J]. 胡传淮.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3)
[9]明清遂宁之五大家族[J]. 胡传淮. 寻根. 2014(06)
[10]中越关系的历史渊源与发展前瞻[J]. 梁志明.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4(09)
博士论文
[1]元代使臣研究[D]. 苗冬.南开大学 2010
[2]明朝与安南关系研究[D]. 陈文源.暨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14-19世纪中越使臣诗歌中的潇湘印象[D]. 陈柏桥.广西民族大学 2017
[2]越南燕行文献的唐宋人物纪咏诗研究[D]. 彭丹华.陕西师范大学 2014
[3]乾隆安南之役与中越宗藩关系的演变[D]. 孟文文.山东师范大学 2013
[4]清代越南使臣之“燕行”及其“诗文外交”研究[D]. 刘晓聪.广西民族大学 2013
[5]冲突与交流:中越宗藩关系研究[D]. 黄亮.江西师范大学 2012
[6]明洪武时期出访安南使臣研究1368—1398年[D]. 王学伟.暨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131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013144.html